导航:名著阅读 > 只有医生知道(医生荣誉) > 08宁小有撕裂,不个个侧切

08宁小有撕裂,不个个侧切

清晨查房,护士会向我简单介绍病人的基本情况。马上将要进入的房间,住着一位侧切伤口裂开,昨夜急诊入院的产妇。我的大脑迅速拉响紧急警报,虽然脸上淡定轻松,浑身上下的敏感神经早已全面进入戒备状态。

管理产科病房,伤口裂开是最让人挠头的事情。通常,产房里来一批新手医生,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比较频繁地坏伤口,这是客观规律,没有人天生就会接生和缝合,就算在模型上练习过,在实验动物身上缝合过,到了真人身上,想要缝得又好又快,仍然需要一个过程。每一位产科医生都有一个学习曲线,每一位医生缝合技术的日趋成熟,都有流血和裂开的无辜伤口为其埋单,好的医生培训只能是尽量缩短学习曲线,尽量让无辜伤口减少,完全消除却是不可能的。

在协和,碰到坏伤口的产妇,不光我会紧张,整个病房的教授、主治医师、住院医师都会紧张。坏了伤口,每一个小医生都要在第一时间去翻病历,看看是不是自己缝的,这事关乎一个医生的职业荣誉,更是因为医生都被吓怕了,如果不是自己缝的,起码可以暂时松一口气。一个极度不满、骂骂咧咧、动辄要打官司告状赔钱的产妇,经常让整个病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沉闷和压抑的气氛当中。我这惊弓之鸟,甚至在踏入病房之前,不由自主地做了一个深呼吸,在内心深处我一定认为,考验自己经验技术、处理复杂事件、做解释说明和病人思想工作的时候到了。

然而进门看到的景象却是:产妇坐在椅子上,正表情温柔十分安静地给宝宝喂奶。护士轻声提醒医生来了,她才注意到我们,把孩子放在婴儿车里,一边问候医生早上好,一边慢慢走回病床等我检查。

我正纳闷,一个会阴侧切伤口裂开的产妇怎么能如此轻松地坐在椅子上喂奶呢,等她站起来我才发现,椅子上有一个儿童用的小型充气游泳圈,看来是用于减少伤口受压,缓解伤口疼痛的,这个我要学回协和,以后给孕妇产前讲课的时候,告诉她们每人在待产包里准备这样一个游泳圈。

本来以为会面对一张臭脸,没想到竟是礼貌的问候,我多少有点手足无措。看过伤口后,我亲自帮她清洁换药,告诉她不要担心,再换几次药,伤口干净以后我们帮她重新缝合,很快就能出院。因为伤口有化脓,医生使用了青霉素类抗生素,药物对于母乳喂养是安全的,可以放心喂奶。医生都不愿意伤口长不好的,让她再次住院,实在是抱歉。

她在得知药物并不影响母乳喂养后,显得异常轻松,赶紧说不要紧,是她不够幸运,并且反复感谢我为她的伤口换药。

我就这样毫发无损波澜不惊地从病房出来了,没有想象之中的脱掉一层皮。我偷偷观察护士的表情,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,我没言语,继续查房。

当晚,我和一位同事讨论了这个产妇的情况,问了一些关于住院费、误工费甚至打官司告状之类的问题。同事告诉我,澳门的医患关系非常好,好过内地,甚至好过香港,病人最尊重医生,最听医生的话,很少有医疗诉讼。而且我完全不用担心钱的问题,本澳居民从早孕第一次发现尿妊娠反应阳性,直到产后42天,孕妇和宝宝的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埋单,每个家庭还有几千块的出生补助,住院期间宝宝的衣帽、包被、尿不湿、母亲的消毒卫生巾,还有一日三餐,全部免费,随时都有面包牛奶等加餐。

即使有助产士的会阴保护,多数女性在初次分娩时,都会遭遇或轻或重的会阴撕裂。如果产妇会阴水肿,会阴过紧,缺乏弹性,耻骨弓过低,胎儿过大,胎儿娩出过快,产道来不及缓慢和充分扩张,都容易发生严重会阴撕裂。

如果严重的会阴撕裂不可避免,例如会阴过紧,胎儿过大,发生难产需要使用产钳或者吸引器助产,或者胎儿发生宫内窘迫,胎心迅速下降,需要加快产程,尽快结束分娩让胎儿脱离险境,就需要进行会阴切开术。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在下身剪一剪子,目的是人为扩大产道,加快分娩进程,减少严重会阴撕裂的发生。

这一剪子朝向肛门的方向剪开,就是正中切开术,剪开的组织少,出血少,产后伤口的肿胀和疼痛轻微,如果胎儿过大或者接生者技术不熟练,会阴保护不好,孩子冲出产道的一刻,切口有可能向后延长,一直撕裂到肛门括约肌和直肠,造成更大伤害。所以,目前大部分医院是将剪刀朝着会阴左侧旁开45度的方向剪开,就是最常用的会阴左中侧切术,简称“侧切”。

是否侧切,由助产士或者医生根据产时情况综合评估决定。不论是自然撕裂还是侧切,分娩结束后都要进行修补缝合。会阴是一个复杂的有菌环境,随时可能受到尿液、恶露以及大便的污染,但是只要缝合妥帖,保持伤口清洁,该部位的血液循环异常丰富,伤口通常具有超乎想象的愈合能力。

侧切伤口没长好,除了医生的缝合技术,还有多方面原因。例如产妇沿袭古法坐月子,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,局部细菌过度繁殖,伤口很容易发炎化脓裂开。有的产妇失血较多,产后贫血,本该积极进补,多吃猪牛羊等红肉,猪肝血豆腐之类含铁丰富的食物,结果有些地方风俗却只给产妇喝小米粥,一天三顿,连喝数日,或者只给吃些大枣桂圆枸杞阿胶之类民间认为补血,其实效力很低的东西,结果贫血状态迟迟得不到纠正,最终影响了伤口愈合。如果产妇合并控制不好的糖尿病、低蛋白血症、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,都会不利于伤口愈合,“黄鼠狼专咬病鸭子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然而,再艺术的切开、再漂亮的缝合、再不厌其烦的冲洗和清洁,都不如不去主动制造伤口。如果不做侧切,初产妇或多或少可能也会有撕裂,但是大都浅表,不如侧切的创口大、流血多。经产妇经历过产道的扩张,尤其是多产妇,分娩经验丰富,越生越有信心,越生越会用劲儿,很多经产妇根本不会出现产道撕裂,生完孩子马上熟练地抱起宝宝喂奶、换尿布,忙得不亦乐乎,根本没空搭理医生护士,只需在医院观察24小时,就毫发无损地抱孩子回家了。

侧切是一种对分娩的医源性的、有创性的主动介入,这一术式的发明,避免了大量可能非常严重的会阴撕裂,挽救了无数卡在产道里行将窒息的孩子。但是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在全世界范围内,甚至直到现在,仍有个别医院对全部初产妇进行常规侧切,就是生孩子的时候,不管有没有分娩困难,也不评估胎儿大小、会阴条件如何,都切一刀,使得很多女性无辜遭受没有必要的身体创伤。

产科是一个古老的行业,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中最自然而然的过程,任何介入和创伤性操作,都应该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,都应该在利大于弊,都应该在非如此不可的情况才下进行。随着经验的积累、历史的验证,产科学界已经初步达成共识,避免会阴切开术是使会阴损伤风险最小化的最佳办法,并且呼吁产科医生严格掌握会阴侧切的指征。那种随意的或者不论产程进展如何,不论产妇会阴条件如何,更不顾产妇的主观意愿,一律进行常规侧切的“一刀切”行为,肯定是不对的。要根据指南充分评估每个产妇的特殊性,做到有所切有所不切,能不切尽量不切,能小切不大切,才能用好这把“双刃剑”,既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,又能最大程度保护产妇的身体。

如果孕妇在妊娠晚期学会会阴按摩,将有利于产道扩张,减少会阴撕裂的风险,避免不必要的侧切。会阴按摩可以在预产期前几周开始,先用肥皂和热水彻底将双手清洗干净,把指甲修剪光滑,将拇指涂抹温和的润滑剂,伸入阴道,向肛门的方向下压阴道后壁,每次持续一分钟左右,每天坚持做8?10分钟,也可以请爱人帮助按摩。按摩过程中,可能感到略有刺痛或者轻微不适,这不要紧,如果有锐利的疼痛发生,一定要马上停止,必要时咨询医生。

包括美国梅奥诊所的很多产科医生都会建议这种会阴按摩,同时强调,即使已经进行了非常好的会阴按摩,也拥有了非常好的会阴弹性,并不能绝对避免侧切。毕竟,侧切的手术指征并非都是因为会阴缺乏弹性,有的时候是因为胎儿发生宫内窘迫,必须尽快结束分娩,或者胎儿过大、胎位异常导致难产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