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雅和蝉丸与他相和,吹着笛子,弹着琵琶。
三种音色响彻秋夜天空。
三
第二天清晨——
一尊童子木雕像滚落在庭院。
童子的脖子上垂挂着鞨鼓,右手持木棒,左手握着金刚杵。
蝉丸留在窄廊上,晴明和博雅步下庭院。
博雅俯视躺在草丛中的童子,说:
「晴明,这不正是昨晚的童子吗……」
「应该是罗城门的制吒迦童子(注3)大人。」晴明答。
「什麽?!」
「他左手拿着金刚杵,右手握着金刚棒嘛……」
「可是,怎麽是罗城门……」
「我以前看过。罗城门楼上供奉一尊六尺余的兜跋毗沙门天(注4)像,旁边应该还有一尊不动明王(注5)像。不动明王的左右各有制吒迦童子像和矜羯罗童子(注6)像。」
「那又怎麽了?」
「其他另有几尊驾乘云朵的菩萨,我记得其中一尊正是像这样击打着鞨鼓……」
「所以我才问那又怎麽了?晴明……」
「据我所知,罗城门的制吒迦童子,往昔似乎是用霹雳木雕成……」
所谓霹雳木,指霹雳——雷电击中的树木,因而被当作灵木受人祭拜崇奉。
「昨天落在罗城门的雷,大概击中了这尊制吒迦童子大人。所以暂时被霹雳神附身了。当时凑巧听到你的笛声和蝉丸大人的琵琶声,於是向菩萨大人借了鞨鼓,特意来到这儿吧。或许霹雳神降落时,就已听到蝉丸大人的琵琶声了……」
晴明如此说。
「也许眞有这种事……」
窄廊上的蝉丸微微笑着。
「那麽,霹雳神大人呢……」
「黎明时,和升起的太阳一起回天上了吧。」
「原来世上有这种不可思议的事,不过,晴明啊……」
「怎麽了?博雅……」
「不管这童子身上附了什麽神祗,我昨晚眞的很开心……」
「嗯。」
「日後眞想再度合奏。不知往後还有没有这种机会……」
博雅有点寂寞地说。
「一定有。」晴明毫不犹豫地道,「我今天就让人把这尊雕像和褐鼓送回罗城门。不过,博雅啊……」
「怎麽了?」
「昨晚我也很开心。如果还有机会再度听到那般美妙的乐音,我也会很高兴……」
晴明仰头望向青空,秋风正吹着。
注1:原文为「女郎花」(おみなえし,ominaeshi),学名Patrinia scabiosifolia,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秋天七草之一,中药上多用於清热解毒。
注2:古代龟兹乐、天竺乐、高昌乐、疏勒乐的乐器,源出羯,故称羯鼓,亦称鞨鼓。
注3:梵名Cetaka。又译作制擿加、制多加、势多迦、扇底迦。意译息灾、福德聚胜。为密教不动明王之胁侍,侍於右侧,称天部。乃不动明王五使者之一,八大童子之一。
注4:梵名Vaisramana,又称多闻天,四天王中北方守护神,也是四天王之首,佛教的知识神与财神。「兜跋」一词则有多种不同看法。或有以为乃唐天宝年间吐番来犯时,唐人曾立毘沙门天王像退敌。时人讹传将当时之「吐番」误称为「兜跋」,故「兜跋毘沙门」指权现於兜跋国护持佛法的毘沙门。另有说法认为「兜跋」原指西藏宗教领袖冬季所穿长外套,略同「斗篷」。「兜跋毘沙门」即穿上类似此外套之战袍的毘沙门,即武装之毘沙门。後来又误为「刀八」,解为「八支刀」。此天王在日本就成为镇守国土、拒退怨敌的神将。
注5:梵名Acalanatha,佛教密宗五大明王主尊、八大明王首座,大日如来教令轮身。在镇守五方的五大明王中镇守中央,也是着名护法神。同身呈现青蓝色,右手持智慧剑,左手拿金刚索,右眼仰视,左眼俯视,周身火焰。一般都以愤怒的形象示人,表示驱魔斩鬼无住不前。
注6:梵名Kivkara,又译作金伽罗,意译随顺、恭敬者。不动明王八大童子之第七,与制吒迦同侍不动明王,在其左侧。
逆发女
一
人人皆云矣
去者与归者(注1)
分别又重逢
亲朋或萍水
尽在逢坂关
这是收录在《小仓百人一首》中蝉丸法师的和歌。
逢坂关卡夜未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