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阅读 > 湘信有鬼 > 第581节 >

第581节


山坡上的小河还在挖着,不过看去好像挖了不少。不知道他是担心不够吃,还是对这些没有概念。但是龙峰治也没有出声招呼他,这里虽然毕竟偏僻了,但是白天指不定就有人路过的。所以看着这幅情形龙峰治还是静静的等待。
至于小河在弘扬堂的时候乖巧,在龙峰治看来,一个是小河从小的胆子小,这点龙峰治自然知道。二来也是怕自己家里的长辈们知道。因为家族比较好的教育,虽然不会大富大贵的传承,至少也是怕乡里人嫉妒传出话来。
龙峰治这个时候的状态,和许多深藏不露的人一模一样。至少在他平凡的外表下,看来和普通人没有区别,可是在龙十九的眼里看来,这更加显得深不可测。
其实龙峰治便穿的很单薄,虽然不知道的人以为他耐寒,其实是他一直的练功,早就对这些冷热没有太强的分别。所以即使入秋的天气不是太冷,但是他依旧如同正常的老人一样,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准备。
倒是因为已经来到这边的缘故,龙峰治早就换下了家乡的衣服,穿上了这个时代汉族人的衣服。不知道是他经常劳作练功的缘故,丝毫没有违和的感觉!
龙峰治等小河挖好了的时候,才偏头看到龙十九一直看着自己。龙峰治虽然没有想别的东西,可是看到龙十九那静静的,没有丝毫闪躲的眼神,心里还是有些微微的触动。因为这个龙十九一生因为练功的缘故,加上苗疆的一些破规矩,他简直就和一个对一切好奇的宝宝一样。
虽然年幼的时候便离开了家乡,但是龙峰治当初还是成年了,对于家乡人的热情是深有体会的。不过看到龙十九这哀怨的眼神也有点吃不消。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,会这样看着自己,他还是故作不知的闪开了眼神。甚至还看着山坡上往下走的小河,一边看似无心的对着龙十九说道:“你看出了什么?我还正准备下午找他有事呢?希望你们有什么说什么好不好?”
“倒是没有看出什么来,正想着回来问问七哥呢!”龙十九显然有些言不由衷,不过看到龙峰治要往往前去接小河,龙十九赶忙便先往下走。
龙峰治没有阻止龙十九的追随,毕竟这是自己一家人,虽然自己离家出走,但是堂弟弟找上门来,还是使得龙峰治感慨万千。随着当年事情的过去,加上在这边生活了这么多年,龙峰治早就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人。在激动过后,龙峰治再次的明白过来,只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和客人,他们必将为此付出所有。
龙十九似乎很勤快的帮忙,龙峰治看到龙十九和这些人没有生疏的意思,便张口说道:“我也想让大家一起注意!”没有想到走过来一起的龙峰治却说道:“兄弟你坐着,咱们一起喝酒吧!我去叫他们!”这龙十九他不等龙峰治回答,便又主动的发声,飞快的出门去了。
“七哥见笑了,咱们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心,只要大家开心,别的什么都不重要!!”龙十九脸上堆着笑,看着龙峰治的背影,似乎有些感触一般。
“哦,这样啊!挺好的呀!”似乎听到龙十九的说话,龙峰治微微楞了一下,不过他马上又回道。因为他转身看去山坡上的小河时,龙峰治倒是没有看到,他脸上的神色。
那是眉头紧皱,一副思索的神色。
然后看到龙十九目光集中,都看着小河的方向。显然没有过多久,自己便又径直的走下来了,直接坐在了龙峰治的身边。
龙峰治虽然有些诧异,小河为什么怎么没有下来,但是想到刚刚一起的那个女孩子,若有所思的没有张口问,而是给龙十九斟满了一杯,已经温了的米酒。
这个时候虽然大家感觉到开心,但是苗疆山里还是不能和外面比的。龙峰治仅仅只是看到亮点,而且在此刻看来老妹你能够喝就喝不要勉强自己就好。
不管人家好不好客,光是早上这个架势的感觉,就可以揣测到,别的地方都不用去了。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最开心的。
但是在龙峰治自己看来已经很满意了。尤其知道自己这个哥哥不好当,做人怎么可能太擅长家务,又会日常的家务,脸上还真的流露出几分感动来。
第一百九十五章 驱鼠**
那年的弘扬堂和周边的十里八乡一样大旱,天下许多地方也都颗粒无收,加上因为鬼子的步步紧逼湘楚,到处都是逃荒和避乱的百姓。
路见饿死的遗骨也不是稀罕的事情,时常听闻有人被山中的野兽叼走遗骸,甚至也出现路人遇袭的经历。在这个饿得人无法生存的时代,很多劳动力男丁选择了当兵,报效国家只是一个借口,主要还是为了那份口粮。到了战场是个死,还能为家族挣分荣光,留在家里饿死,收尸的人也许都没有。
在这种大的环境下,作为鱼米之乡的湘楚一地,其实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。当时政府在地方上的情形,无疑遭罪的还是老百姓。百姓家里几乎很难有隔夜的余粮,就是作为盛产粮食的湘楚都出现了卖儿卖女的现象。于是哪怕最木讷的乡民,都知道出门谋求生路。
但是天下何处不相似,以鱼米见长的湘楚都出现这种情形,全国别的地方的情形可想而知了。即使面对湘楚这种困境,全国各地依旧有着许多人涌入了湘楚,希望在这里可以保全性命。当年的困境最终如何,后来历史自有定论,但是这种大的风波势头,自然也大大的影响了这个小山村。
弘扬堂虽然是属于比较偏僻的山村,但是因为村里有着几个头面人物,在他们有良知的努力下,不但很少有饿死人的事件,就是外面的传闻都只是偶尔传进村里来。虽然也有很多喜怒哀乐,甚至村里不少壮丁也被应征入伍,但是总的情形还是令人安乐。
尤其周边乡村出现一些骚乱的时候,弘扬堂居然还传出了一条喜讯。这条喜讯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小道消息,在乡里已经传了一阵子,据说不久将会有条马路修到村里来。大家开始还以为是传言而已,甚至村里有族老去过交涉,都没有人回来敢说个道道。
但是随着高衍堂唐祖佑的回来,乡民终于感觉到这件事情的真实了。
要说这唐祖佑还是高衍堂的败家子,十来岁跟着父亲闯广西,在广西一带也算是个人物。后来逐渐长大,便跟着父亲唐大梓在广西经商,听说也算极有天赋,在场面上极有人气。但是据说后来和一个桂系军的团副交往着,平时学会了抽大烟玩牌九。
这两样可是乡里人最忌讳的,何况是薄有家产的唐大梓了。怕自己儿子年轻最终无法收场,被父亲收回了手里的所有生意和活计,唐祖佑最终被父亲从桂州(桂州:湘楚人对桂林的称呼)赶了回来。即使唐祖佑这样,大家也知道他是见过世面的,对他的话还是有着几分敬仰的。
如果有条大路从弘扬堂穿过,这无疑是祖祖辈辈最荣耀的事情!乡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虽然不敢确定,但是光是这个消息,就已经令人欢喜雀跃了。
弘扬堂属于湘东这个小县,小县虽然不大,本来也有条极有名的官道,还是在前朝末年拓宽的。当年这条官道上,有着所属湘水市最大的米商,名声就是湘楚诸州都极有名气。当然因为湘楚自古以来盛产茶叶和稻米,所以湘东也有着最古老的茶马古道。
就是因为那位大米商家族的存在,这条古老的官道,在本世纪初被拓宽了。使得湘东小县逐渐名声外传,百姓也得以南下北上。湘东也自此成为了内陆城市,而这条官道也名声大振,尤其是湘楚人进入两广的主道。
这条官道也是弘扬堂百姓最为羡慕的,因为周围百姓有了官道的便利,田地里的出产和水道里的鱼鲜变成了收入,可以通过水陆运到外地。周围的百姓有了收入,日子自然便比别地的百姓要好过许多。而同样是属于官道边的村子,弘扬堂离着足有两个村子的距离,不但出入有些不方便,乡民的收入自然远远无法比较。
平时乡民只有肩挑背扛的从遥巨村出发,前往向家村那条官道,然后去到广东和广西,或者自此去往湘东县城甚至更远的湘水市甚至省城。虽然向家村也不是太远,但是对于那条官道的向往,却成为了弘扬堂乡民心里的一个梦想。
如今这个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,唐祖佑回来证实,湘东县府已经同意,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,让湘楚民众拥护桂系军,从万福亭往下拓宽那条有名的小溪白光溪旁的小路,把它修建成一条可以行使大卡车的马路,连通金沙湾到东安舜皇山的道路,以备战时桂系军可以随时支援湘楚一地。
对于弘扬堂的百姓来说,这是莫大的好事,大家无不欢喜雀跃,自然包括了沿线的万福亭、忠珑堂、凤岭村等等。
这种后续的欢喜且不提,却说这唐祖佑回到家里之后,开始还当着家里的少主人。因为毕竟家族偌大的基业,都是他父亲唐大梓闯下的,就是他的爷爷唐昌盛和兄弟辈,都跟着他父亲唐大梓在广西。留在弘扬堂守着祖宅的,无疑便是一些老弱妇孺。
不过好景不长,唐大梓跟随弘扬堂名声最大的唐魏翰兄弟,因为修路的事情再次回到乡里来时。听到自己儿子在家依旧死性不改,继续伙同一些人抽大烟赌牌九的时候,便彻底的把家族里的大权,再次交还给了自己最小的亲弟弟唐大省。这无疑对唐祖佑造成了巨大的打击,也使得高衍堂这一脉差点断绝。
这年初秋的某日,唐祖佑因为大权旁落,几乎整日闷闷不乐,这天终于遇到了一件让他敢兴趣的事情。他的妻子苟氏感于男人的颓废,便向比他还小了十余岁的叔叔唐大省说情,得以一次去遥巨村收租的机会。本来遥巨村离着也不远,但是那时候到处都是参天大树,唐祖佑因为抽大烟掏空了身子,于是坐着轿子慢慢的去遥巨村。
说来一切也是冥冥之中注定,这唐祖佑到得遥巨村租户这边的时候,居然碰到了一个帮工的女子,当时这个女子不过十六七岁年纪,人称名唤作阿香的便是。后来稍微打听得知,这阿香乃是中原河南人氏,跟随父兄就在附近村里农时帮闲,给家人讨口饭吃而已。
这天的唐祖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了,居然对阿香看上了眼,其中细节如何外人很难知晓,但是后来大家知道唐祖佑想纳这个阿香进门为妾。在当时来说,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,因为唐祖佑家里有钱,据说这个阿香也有貌,虽说家乡千里迢迢,但是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。
唐祖佑的堂客苟氏也算是向家村的大家,但是和高衍堂唐家比起来,还是稍显腰杆不足的。不过苟氏贤惠得体,高衍堂不敢轻视这件事。作为在高衍堂的主事人,唐大省却还没有成年,站出来也只是个样子而已。虽然掌管着钱财,但是在唐祖佑的私事上,还是只有任着唐祖佑自己决定。
对于那个后来成为故事主角之一的阿香,也许很多年以后不会有人记得,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了,据说这天是唐祖佑接阿香过门的日子。高衍堂虽然没有大宴亲朋,至少唐祖佑的狐朋狗友还是来了不少,甚至弘扬堂也有不少人到来祝贺。
因为是纳妾的仪式,对方家里又没有居所,所以唐祖佑都不用去接,只嘱咐了几个年长的佃户,早早雇好了轿子,到点了把人送到高衍堂来便好了。可是这天下午,还没有等到那阿香进门来,高衍堂却遭遇了一件大祸事。
唐祖佑带着一帮人在高衍堂喝茶胡吹,有人为了庆祝给他带来了好烟土,他自然乐得和大家一起分享。没有想到听到长工说门外有人在门外唱莲花落,让新郎官出去随喜。这唐祖佑本来想着大喜的日子,随便打发一点讨个吉利。虽知道有个损友便说了句你自己都拮据了,还掏着银子往外周济那些逃难要饭的。
这句损话便刺激了唐祖佑的少爷脾气,躺在床上便不理外面的动静。谁知道这日外面还真聚集了不少要饭的,大家竹板敲得叭叭响,一声一和的唱着莲花落,听口音便都是河南的居多。要说这河南人也真可怜,因为地处黄河周边,遇到大水往往无处藏身,遇到干旱往往颗粒无收。所以历来河南多乞儿,倒是地理位置使然所致。
屋里的人听得烦了,唐祖佑便使人出来赶人,这些乞儿轰然应声。开始还唱些好话,看到主家不理不说,还让人驱赶这些人,于是大家便起哄着诉说。这便也惹急了屋里的唐祖佑和一些少爷,大家把高衍堂的几条看院的狗赶了出来,咬伤了几个年幼的乞儿。
高衍堂里虽然有人不忍,包括唐大省在内都被唐祖佑拦了回去。这一闹自然引得这群讨饭的乞儿愤怒,虽然不敢马上发作,却也叫嚷着让主家出来说个道理。唐祖佑便横了心要驱赶这些人,加上一群损友的起哄,便和这群乞儿闹上了。本来唐祖佑都没有放在心上,谁知道有个年长的乞儿便对高衍堂年长的堂客说,如果主家不赔的话,便叫高衍堂不得安宁。
这事当时究竟如何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准确表达,因为当时在场的那帮纨绔子弟,大多数是唐祖佑的狐朋狗友。一些没有熬过改朝换代,一些即时熬过改朝换代,也没有能够逃脱大运动这些大场面。而像唐大省这些人,要么因为年纪太小无法靠近了解,要么根本就被人挡着了。
但是那天的弘扬堂却被老鼠包围了,那是真正的被一群老鼠包围了。具体这群老鼠有多少,没有人可以统计过来,因为凡是高衍堂的范围,每个地方都是成群结队的老鼠。大大小小的老鼠,各种各样的老鼠。从堂屋到卧室,从前厅到后院,从地面到屋顶,凡是你能想到的地方,都被老鼠占领了。
除了人站的地方,其余全是老鼠!
第八百零七章 再现蛊物
我拎着一串凉薯和红薯下来的时候,出人意料之外的是,龙峰治和龙十九都没有说什么。倒是对那红薯比较感兴趣,而且龙十九顺便搭了一个土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