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阅读 > 湘信有鬼 > 第147节 >

第147节


唐大省更没有在意沈锵陠的张扬,知道这个高大的汉子虽然嗜酒,心里却是最为淳朴:“高衍堂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,可能很多人已经忘了,可是我闭上眼睛都能想起来那种凄惨!当时那事虽然后来被摆平了,可是吴麻道人当初说过,高衍堂的风水就在左边屋檐的走投无路。如果这些神兽哪天遭到了破坏,高衍堂的子孙就会遭受大祸!”
“有这么恐怖吗?”唐八天有些底气不足的低声问道。
“唉!”唐大省深深叹了口气:“我家叔堂兄弟十五个,除去夭折的三个,和自然死亡的两个,如今只剩下了我一个,你说说当年那件祸事,是不是很恐怖很让人绝望!”这个时候手电筒已经关闭,但是在寒冷的夜色中,居然可以感受到唐大省眼中有些晶莹了。
唐八天顿时如同被定住了一般,当年高衍堂发生的事情,他虽然没有见到过,也没有亲眼看到那惨状,但是听老人说起过那件事情。想到那一切如果是真的话,光是想到那件事,唐八天就感觉到自己浑身汗毛直竖。还有那件事情发生之后,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,村里的老人都噤若寒蝉不敢提及。
第一百九十五章 驱鼠大法
那年的弘扬堂和周边的十里八乡一样大旱,天下许多地方也都颗粒无收,加上因为鬼子的步步紧逼湘楚,到处都是逃荒和避乱的百姓。
路见饿死的遗骨也不是稀罕的事情,时常听闻有人被山中的野兽叼走遗骸,甚至也出现路人遇袭的经历。在这个饿得人无法生存的时代,很多劳动力男丁选择了当兵,报效国家只是一个借口,主要还是为了那份口粮。到了战场是个死,还能为家族挣分荣光,留在家里饿死,收尸的人也许都没有。
在这种大的环境下,作为鱼米之乡的湘楚一地,其实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。当时政府在地方上的情形,无疑遭罪的还是老百姓。百姓家里几乎很难有隔夜的余粮,就是作为盛产粮食的湘楚都出现了卖儿卖女的现象。于是哪怕最木讷的乡民,都知道出门谋求生路。
但是天下何处不相似,以鱼米见长的湘楚都出现这种情形,全国别的地方的情形可想而知了。即使面对湘楚这种困境,全国各地依旧有着许多人涌入了湘楚,希望在这里可以保全性命。当年的困境最终如何,后来历史自有定论,但是这种大的风波势头,自然也大大的影响了这个小山村。
弘扬堂虽然是属于比较偏僻的山村,但是因为村里有着几个头面人物,在他们有良知的努力下,不但很少有饿死人的事件,就是外面的传闻都只是偶尔传进村里来。虽然也有很多喜怒哀乐,甚至村里不少壮丁也被应征入伍,但是总的情形还是令人安乐。
尤其周边乡村出现一些骚乱的时候,弘扬堂居然还传出了一条喜讯。这条喜讯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小道消息,在乡里已经传了一阵子,据说不久将会有条马路修到村里来。大家开始还以为是传言而已,甚至村里有族老去过交涉,都没有人回来敢说个道道。
但是随着高衍堂唐祖佑的回来,乡民终于感觉到这件事情的真实了。
要说这唐祖佑还是高衍堂的败家子,十来岁跟着父亲闯广西,在广西一带也算是个人物。后来逐渐长大,便跟着父亲唐大梓在广西经商,听说也算极有天赋,在场面上极有人气。但是据说后来和一个桂系军的团副交往着,平时学会了抽大烟玩牌九。
这两样可是乡里人最忌讳的,何况是薄有家产的唐大梓了。怕自己儿子年轻最终无法收场,被父亲收回了手里的所有生意和活计,唐祖佑最终被父亲从桂州(桂州:湘楚人对桂林的称呼)赶了回来。即使唐祖佑这样,大家也知道他是见过世面的,对他的话还是有着几分敬仰的。
如果有条大路从弘扬堂穿过,这无疑是祖祖辈辈最荣耀的事情!乡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虽然不敢确定,但是光是这个消息,就已经令人欢喜雀跃了。
弘扬堂属于湘东这个小县,小县虽然不大,本来也有条极有名的官道,还是在前朝末年拓宽的。当年这条官道上,有着所属湘水市最大的米商,名声就是湘楚诸州都极有名气。当然因为湘楚自古以来盛产茶叶和稻米,所以湘东也有着最古老的茶马古道。
就是因为那位大米商家族的存在,这条古老的官道,在本世纪初被拓宽了。使得湘东小县逐渐名声外传,百姓也得以南下北上。湘东也自此成为了内陆城市,而这条官道也名声大振,尤其是湘楚人进入两广的主道。
这条官道也是弘扬堂百姓最为羡慕的,因为周围百姓有了官道的便利,田地里的出产和水道里的鱼鲜变成了收入,可以通过水陆运到外地。周围的百姓有了收入,日子自然便比别地的百姓要好过许多。而同样是属于官道边的村子,弘扬堂离着足有两个村子的距离,不但出入有些不方便,乡民的收入自然远远无法比较。
平时乡民只有肩挑背扛的从遥巨村出发,前往向家村那条官道,然后去到广东和广西,或者自此去往湘东县城甚至更远的湘水市甚至省城。虽然向家村也不是太远,但是对于那条官道的向往,却成为了弘扬堂乡民心里的一个梦想。
如今这个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,唐祖佑回来证实,湘东县府已经同意,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,让湘楚民众拥护桂系军,从万福亭往下拓宽那条有名的小溪白光溪旁的小路,把它修建成一条可以行使大卡车的马路,连通金沙湾到东安舜皇山的道路,以备战时桂系军可以随时支援湘楚一地。
对于弘扬堂的百姓来说,这是莫大的好事,大家无不欢喜雀跃,自然包括了沿线的万福亭、忠珑堂、凤岭村等等。
这种后续的欢喜且不提,却说这唐祖佑回到家里之后,开始还当着家里的少主人。因为毕竟家族偌大的基业,都是他父亲唐大梓闯下的,就是他的爷爷唐昌盛和兄弟辈,都跟着他父亲唐大梓在广西。留在弘扬堂守着祖宅的,无疑便是一些老弱妇孺。
不过好景不长,唐大梓跟随弘扬堂名声最大的唐魏翰兄弟,因为修路的事情再次回到乡里来时。听到自己儿子在家依旧死性不改,继续伙同一些人抽大烟赌牌九的时候,便彻底的把家族里的大权,再次交还给了自己最小的亲弟弟唐大省。这无疑对唐祖佑造成了巨大的打击,也使得高衍堂这一脉差点断绝。
这年初秋的某日,唐祖佑因为大权旁落,几乎整日闷闷不乐,这天终于遇到了一件让他敢兴趣的事情。他的妻子苟氏感于男人的颓废,便向比他还小了十余岁的叔叔唐大省说情,得以一次去遥巨村收租的机会。本来遥巨村离着也不远,但是那时候到处都是参天大树,唐祖佑因为抽大烟掏空了身子,于是坐着轿子慢慢的去遥巨村。
说来一切也是冥冥之中注定,这唐祖佑到得遥巨村租户这边的时候,居然碰到了一个帮工的女子,当时这个女子不过十六七岁年纪,人称名唤作阿香的便是。后来稍微打听得知,这阿香乃是中原河南人氏,跟随父兄就在附近村里农时帮闲,给家人讨口饭吃而已。
这天的唐祖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了,居然对阿香看上了眼,其中细节如何外人很难知晓,但是后来大家知道唐祖佑想纳这个阿香进门为妾。在当时来说,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,因为唐祖佑家里有钱,据说这个阿香也有貌,虽说家乡千里迢迢,但是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。
唐祖佑的堂客苟氏也算是向家村的大家,但是和高衍堂唐家比起来,还是稍显腰杆不足的。不过苟氏贤惠得体,高衍堂不敢轻视这件事。作为在高衍堂的主事人,唐大省却还没有成年,站出来也只是个样子而已。虽然掌管着钱财,但是在唐祖佑的私事上,还是只有任着唐祖佑自己决定。
对于那个后来成为故事主角之一的阿香,也许很多年以后不会有人记得,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了,据说这天是唐祖佑接阿香过门的日子。高衍堂虽然没有大宴亲朋,至少唐祖佑的狐朋狗友还是来了不少,甚至弘扬堂也有不少人到来祝贺。
因为是纳妾的仪式,对方家里又没有居所,所以唐祖佑都不用去接,只嘱咐了几个年长的佃户,早早雇好了轿子,到点了把人送到高衍堂来便好了。可是这天下午,还没有等到那阿香进门来,高衍堂却遭遇了一件大祸事。
唐祖佑带着一帮人在高衍堂喝茶胡吹,有人为了庆祝给他带来了好烟土,他自然乐得和大家一起分享。没有想到听到长工说门外有人在门外唱莲花落,让新郎官出去随喜。这唐祖佑本来想着大喜的日子,随便打发一点讨个吉利。虽知道有个损友便说了句你自己都拮据了,还掏着银子往外周济那些逃难要饭的。
这句损话便刺激了唐祖佑的少爷脾气,躺在床上便不理外面的动静。谁知道这日外面还真聚集了不少要饭的,大家竹板敲得叭叭响,一声一和的唱着莲花落,听口音便都是河南的居多。要说这河南人也真可怜,因为地处黄河周边,遇到大水往往无处藏身,遇到干旱往往颗粒无收。所以历来河南多乞儿,倒是地理位置使然所致。
屋里的人听得烦了,唐祖佑便使人出来赶人,这些乞儿轰然应声。开始还唱些好话,看到主家不理不说,还让人驱赶这些人,于是大家便起哄着诉说。这便也惹急了屋里的唐祖佑和一些少爷,大家把高衍堂的几条看院的狗赶了出来,咬伤了几个年幼的乞儿。
高衍堂里虽然有人不忍,包括唐大省在内都被唐祖佑拦了回去。这一闹自然引得这群讨饭的乞儿愤怒,虽然不敢马上发作,却也叫嚷着让主家出来说个道理。唐祖佑便横了心要驱赶这些人,加上一群损友的起哄,便和这群乞儿闹上了。本来唐祖佑都没有放在心上,谁知道有个年长的乞儿便对高衍堂年长的堂客说,如果主家不赔的话,便叫高衍堂不得安宁。
这事当时究竟如何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准确表达,因为当时在场的那帮纨绔子弟,大多数是唐祖佑的狐朋狗友。一些没有熬过改朝换代,一些即时熬过改朝换代,也没有能够逃脱大运动这些大场面。而像唐大省这些人,要么因为年纪太小无法靠近了解,要么根本就被人挡着了。
但是那天的弘扬堂却被老鼠包围了,那是真正的被一群老鼠包围了。具体这群老鼠有多少,没有人可以统计过来,因为凡是高衍堂的范围,每个地方都是成群结队的老鼠。大大小小的老鼠,各种各样的老鼠。从堂屋到卧室,从前厅到后院,从地面到屋顶,凡是你能想到的地方,都被老鼠占领了。
除了人站的地方,其余全是老鼠!
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屋因果
试想一下,一个正常人突然满眼所见全是老鼠的身影,甚至口鼻里都是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,乃至一种让人毛骨悚然发出来的声音。不说这些老弱妇孺吓得魂飞魄散,就是这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男人,自也是六神无主起来。
这股强大的鼠群出现,可以说是在极短的时间里。而且源源不断的四面八方涌来。虽然当时没有袭击人的说法,但是身处这鼠山鼠海里,想必就是最大胆的人,应该也会最后崩溃的。具体后来有没有死人,当时应该是没有听说的!但是面对这种神奇的事情,本来就畏惧鬼神的乡民首先妥协了,准确来说是高衍堂真正的主人唐祖佑妥协了。
面对一群人数不多的要饭的乞儿,居然还有着神奇的御鼠奇招,不说这些周围的乡民只有妇孺,就是唐祖佑自己都感觉到无力。那个时候弘扬堂有几个人是有枪的,唐祖佑就算是一个的。据说他虽然被大烟掏空了身子,但是坐轿出去收租都带着家伙。
一来是担心这个时候野兽出没,怕路上不安全;二来也是他见过世面,知道如今的乡里不同于以前,四面八方来了许多外地人,担心人家眼红在半路使坏。至于这天他为什么没有掏家伙,很多人揣测就是那鼠海太过吓人,他即使用家伙袭击了那个吹笛子的老人,只怕也无法控制这些骇人的鼠群。
最终他自己自然是不好出面,又不好就此折了面子,磨磨蹭蹭的等到这些人快要发疯的时候,最终他也只好妥协,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松口应承。让当时已经被几乎吓瘫了的一个族老,带着高衍堂表面上的话事人唐大省出面,向那个驱赶鼠群的吹笛子的老人来交涉。
据后来一些听到在场的人说了细节之后,知晓其中一些内幕的人回忆说。他们喊叫着交涉,然后那些鼠群居然让出了一条路来,让这些人到了高衍堂的门口来。
大家才看到那个浑身皮包骨头的讨饭老人,手里拿着一根一尺多长拇指粗细的发黄的竹笛,就坐在高衍堂门口石阶旁的下马墩上。笛子发出来尖利刺耳的怪音,听的人浑身汗毛直竖,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那么古怪难听的笛子声音。但是那些四面八方跑过来的老鼠,却好像十分听话。
它们丝毫不怕身边的人,而是在笛子声音的驱使下,正不断的往高衍堂云集。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,一根笛子居然可以驱使这么多的老鼠。不过弘扬堂也算有不少人见过世面,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奇人很多,隐隐猜到是高衍堂的人得罪了这群要饭的乞儿,才会让他们这么做的。
听到高衍堂的主人说要妥协,这个吹笛子的老人没有说话,但是过了一阵之后,那群唱莲花落的乞儿里,有一个眼里有怨气的中年乞儿出来,这个人方面大耳,看着是个极富正气的人。但是偏偏就是他叫嚣着,要高衍堂的主人赔偿被咬的乞儿医药费。
一般时候遇到这种事情,最终交涉的利益无非就是主题。作为地头蛇的高衍堂,自然占着一些优势,不过是散钱免灾罢了!不说被吓坏了唐祖佑这么认为,就是这些狐朋狗友,乃至一些老人都是这么认为的。所以唐祖佑叫族老和自己小叔出来,也认为是很好摆平的。
可是,这一次唐祖佑想错了,这里所有的人都想错了!
对方对高衍堂给出的大洋赔付不屑一顾,只是抓住了唐祖佑让狗出来咬人,差点把人咬死了的事情。还说要告到县府里去,请大人来主持公道。
要说因为自己父亲和唐魏翰的私交关系,加上主持修路的大计,和县府里多少有些交集。如果去到县府里的话,唐祖佑也是不怕的。但是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,这些外地人明明知道自己是地头蛇,为什么不怕县府去主持公道呢?唐祖佑倒也不傻,面对眼前的困局,对方只不过是找个借口而已。
如今着急的不是这群乞儿,而是被鼠群包围了的高衍堂。这里不但有自己的家人,还有一群狐朋狗友,和村里来恭贺自己
的乡民。看到对方操纵自如,如果惹急了他们,只怕一声令下,整个高衍堂连人带物都会被啃个精光!想明白这一点的唐祖佑顿时知道,自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