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房间后,她本想给陈夜御打电话,想多了解一点二十一年前的那件事,拿起电话又觉得直接问太突兀,干脆放弃,打算下次见到他的时候再问好了。
把砚台放好,她来到窗边拉开窗帘,好让阳光射进来驱走房间里潮湿的气息。
昨天唐瑾没有打电话来,据说今天要飞去巴拿马追查“十殿”的一笔款向,也不知到了没。
两人已经分别一段日子了,说不想是假的。莫希靠着窗边的桌子,拨出唐瑾的号码,可惜手机里很快提示对方关机。
难道还在飞机上,所以关机了?莫希撇了撇嘴放下电话,心里有些失落,转身之际--忽然瞥见窗外有个可疑的人。
旅馆对面是个小卖铺,门口堆着冰柜和投币玩的摇摇椅之类的玩具,一些大人带着孩子在哪晒太阳。就在刚才,一个戴蛤蟆镜的男人从里面走出来,两鬓灰白,但脸很年轻,也不知是故意染成那样特立独行,还是天生的。他手里拿着包烟,正往钱包里塞找的零钱,然后随意地抬头看了一眼,正好对上二楼莫希的窗口。
那一眼并没有停留,似乎只是漫无目的视线扫射,接着他就掏出烟叼着走了。
但莫希却在那不经意的一瞥间,察觉到了一股欲盖弥彰的味道。
正常情况下,人在无意中和陌生人目光对视上,通常会有两种反应,一是尴尬地迅速移开,二是会愣一下,然后再装作若无其事地移开。
刚才那人明明与自己有过短暂的目光相接,却轻飘飘地移开了,这种像是没看见一样的反应,恰恰说明了一件事,他是特意往对面的二楼窗台看去,并且知道那里有什么,事先有了心理准备,才会在忽然看见个人的时候做出“假装没看见”这种反应。
这个人明显不是尚家村的人,那么他来到这里是巧合,还是因为自己?
刚才她之所以和罗旭分开行动,就是想看看之前跟踪他们的人究竟目标是谁,如今薄桐不在附近,说明跟踪者并没有尾随她而来,很可能是继续跟踪罗旭,或者去了别的地方,这个只有等薄桐回来才能确定。
但莫希没想到的是,旅馆附近居然还有人在监视自己。
------题外话------
感谢怀夏安送的花花、月票,汐儿177、欢心珍爱、大榕树、sky紫凰送的月票!
o(∩_∩)o谢谢大家的订阅,么么哒!
第127 进山
莫希非常不喜欢这种被人监视在眼皮底下的感觉,她一直信奉的行事规则便是主动出击,不一定要和对方正面冲突,那是下策,她只需做点什么让自己处于不那么被动的局面即可。
在墨家这种以实力为尊的地方,夜习的时候都没有人愿意和墨雪萤组队,她能够以残魂的微末力量活到十九岁,靠的就是事前谋划,利用时间地点环境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条件。
在此之前,需要先做出最坏可能性的分析,假设这些人是事先到的尚家村,那他们极有可能和高志奇失踪有关,绑架一个大活人并带到偏远山村,连诸葛家都没能寻到线索,那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到,这样的对手很可能人数众多、拥有杀伤性武器,凶恶残暴不好惹。
其次,若简七中的蛊也是同一批人所为,那说明他们中有个很厉害的巫师,罗旭也说过,巫术种类繁多千奇百怪,对方可能都不需要打照面就能出手毒害,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应付。
最后很重要也是莫希目前能利用的一点,是对方派人监视他们,没有直接上门交涉,也没有使用太强硬的手段,选择监视说明对方很在意他们的行动。
这一次莫希的目的是惑夺岭,对方既然绑走高志奇,那多半目的一致,这种情况下便有了冲突,监视可以理解成两方面:
对方在提防,不想己方行动被打扰,一旦他们动身就会受到阻碍,比如上山的路上遭遇不测;
对方在观察,揣摩他们的意图和实力,同时在考虑是否利用合作。
不管是哪种情况,在人数悬殊的情况下,他们都处于不利局面,所以莫希要做的便是以静制动,逼对方露出马脚,摸清虚实才能实际应对。
傍晚罗旭回来后,莫希把自己的打算和他说了。罗旭神色有些郑重,没想到只是来山上考察也会牵扯出别方势力,不过他同意莫希考虑的,冒然行动只会陷于不利,毕竟这里天高皇帝远,一旦上山遇到什么真不好说,总归还是村子里相对安全。
于是第二天,两人依旧在村里闲逛,像普通观光客一样参观制砚过程,莫希又买了一方小巧的歙砚,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刻纹,但胜在实用,毕竟真正使用和用于收藏对砚台的要求是不一样的。
还见到了头天没能遇上的尚远江老师,老人家已逾花甲之年,精力大不如前,但每日还是会坚持刻砚两三个小时,他说起古代关于砚台的趣事,莫希都能附和几句,甚至引申出别的故事,两人交谈甚欢,尚远江老师还盛情邀请他们一起吃饭。
两人也没推辞,用过午饭后罗旭跟着采石人去参观砚坑,莫希继续陪同老人聊天,说到兴起处,老人拿出一方砚台,亲自磨墨,孩子气的要莫希露两手。
莫希无奈,执笔微一沉吟,写下宋朝赵挼撵ㄑ馐?br>
君家歙溪边,自采歙溪石。勀デ迦谡蹲向凹埂?br>
罗纹洗瑩致,蛾眉隐纤直。叩声清而长,触手生汗液。
一笔而下,行云流水,落笔如云烟,沉静而闲适,没有任何现代年轻人的浮躁之气。
尚远江老师看得啧啧称奇,直说难得,对着莫希好一番夸张,说要把这副字收藏起来给后代以及学徒们观摩,让他们学习莫希身上的不骄不躁,心平气和。
次日,莫希被请去村里的歙砚堂做客,那是个类似于交流中心的地方,聚集着不少喜欢歙砚的人,有村里的本地人,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,莫希在尚远江老师的大力举荐下,用歙砚研磨,现场写了字,又画了幅写意兰花,博得满堂喝彩。
人群中,莫希注意到那个两鬓斑白的男人也在,拿着相机不断拍照,和其他游客无二致,但按下快门的频率过快,不停的来回走动,说明对方心里充满焦躁。
试探得差不多了,莫希心里有了一点猜测,她应下尚远江老师明天去家里吃饭的邀请,然后回到旅馆,罗旭坐在院子的阴凉处,不知从哪儿翻来本杂志看得津津有味。
莫希也拿了木凳坐过去,随意的低声说道:“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对方今晚就会有所行动。”
罗旭点点头,他之前去砚坑参观时,遇到了守山人。自从国家文物部来考察过后,虽然没有解开石俑存在的谜团,但还是把附近保护了起来,安排了一位守山人,一来是避免重要的文物遭到破坏,二来也是因为林子深处异常危险,怕有人不小心进去枉送性命。
近年来登山、探险等户外运动火爆,走进深山感受大自然的驴友也日趋增多,但在不熟悉地形以及突预暴雨山洪等情况下容易遇险被困,甚至死亡,所以山脚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警示标语,但依然阻挡不了驴友的脚步。
守山人说尤其这一个月来,来到惑夺岭探险的人成倍增加,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大负担,山那么大,他又只有一个人,哪怕不间断巡视也阻拦不了所有人。好在惑夺岭比较诡异,大多数人在山边边转悠一圈就吓得跑出来,只要不深入就不会有太大问题。
不过他还提起一件事,大约七八天前,有十多人组成的背包客在山脚的河流边安寨扎营,在雨季这样做很危险,即便不爆发山洪,只要从山里冲下大点的石头树干也很危险,所以他特意过去提醒让他们立刻离开。
但那些人不听,甚至还挥拳威胁他,守山人说里面有些大个子老外,他怕那些人嫌碍事揍他,便也没再管,反正已经尽到了提醒的义务,有些人要作死也没办法。
原本以为他们只是暂时在那住一晚,结果第二天天亮后,河边的帐篷都不见了,从脚印看出这些人竟然上了山!
这可坏了,先不说他们会不会动山里的石俑,在这种天气进林子可是十分危险的,守山人赶紧进山寻找,结果惊恐的发现他们竟然直接走进了林子深处,那地方即便是他也不敢深入的,只好折回来报告了上面。
因为连续下雨,又没有接到失联报案或者求助信息,上面来人了解了一下情况就走了,他自己忐忑了几天,生怕会在河里见到人的尸体,结果一周过去也没事才渐渐放下心来。
他是放心了,罗旭却从中嗅到了某种危险,这其中有人为因素,也有自然因素。他把这个消息告诉莫希后,两人一琢磨,猜出了某种可能性。
这晚,一个不速之客突至,证实了他们的猜想。
那时刚吃过晚饭,两人在旅馆一楼和老板夫妇嗑着瓜子聊天,突然推开门走进来三个男人,二话不说就让老板和老板娘上楼回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