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4节
结果廖光明可能是有日子没洗脚了,他一脱鞋,一股异味扑鼻而来,我赶紧捂住了鼻子,“卧槽,你脱鞋干啥?”
“这就是我的法子啊。您瞧好了。这叫仙鞋指路。我把鞋抛起,最后,鞋尖指定的方向,就是咱们应该走的方向。”廖光明自信满满地说道,同时嘴里念念有词:“过路神仙请听真,法师今日路难寻。现借仙鞋来指路,何去何从定分明。”
说完,廖光明把他那只鞋嗖地甩到了半空。
鞋子在空中转了个方向,吧嗒掉到了地上。
那鞋子静静地留在地上,鞋尖不偏不倚正好指向其中一条岔路的方向。
虽然我对这法子不太认同,但是此时也只能选择一条路走了。
结果我们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天蒙蒙亮,也没见到什么白古沟,更没见到什么血梧桐。
我有些泄气,说是不是你的鞋指错路了。
廖光明也有些郁闷了,而就在这时,在那山口的方向,似乎来了一个人。
那人骑着一辆三轮车,好像拉着什么山货,看样子像是出山去赶集的。
我们俩赶紧跑了上去,结果那人正骑着车,看到我们俩,吓得妈呀一声,扔下三轮车,撒丫子就跑。
我们俩被弄懵了,好不容易碰到个人,当然不能让他跑了。我们俩在后面紧追。
那人跑得急,连续摔了几个跟头,终于被我们给追上了。廖光明一搭他的肩膀,那人杀猪般地嚎叫着:“饶命啊,鬼大人饶命啊……”
廖光明骂了一句,“放屁,你才是鬼!”
那人听见说话的动静,有些似信非信,慢慢地转过头来,看到我们,又把头扭过去,哭喊道:“饶命啊,还说你们不是鬼,那你们是什么东西?”
我这时才注意到,我和廖光明各自穿着一身寿衣,还拎着灵幡。过了子时,我们早就显身了。在这天刚放亮的时候,出现我们这俩形象,他没被吓死过去都算他胆子大了。
我赶紧脱了那寿衣,跟那人说道:“大哥,别误会,我们就是过路的,想跟你打听一下路。放心,我们不会伤害你。你看,我手都是温的。”
说着我握了一下他的手,那人这才擦了擦头上的冷汗,看着我们惊魂未定地说道:“这你们太过分了,穿着寿衣出来吓唬人,我差点被吓死过去……”
我赶紧赔不是,问他:“大哥,我想问一下白古沟怎么走?那里有什么血梧桐吗?”
“白古沟?你们去白古沟干什么?”那人年龄在三十多岁,听我说出白古沟,很是吃惊。
“我们有事要办。”我敷衍了一句。
“如果没什么特殊事,就别去了。白古沟就在前面了。”说着,那人领着我们爬上了旁边一个小土岗上。
站在那土岗上,他指着下面,说道:“看见了吗?下面的那个山谷,方圆五里,就是被人们称为白古沟的地方。”
我循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看到在脚下果然有一片大山谷,在山谷的四周,都是高低起伏的山。
原来我们距离白古沟已经很近了,廖光明的仙鞋指路居然指对了。
“据说这里曾经在清朝的时候,发生过一场战斗,死了不少人。当时他们的骸骨都没有人来收,直接就被风水侵蚀,天.葬在了这里。有时候,这山里的人还偶尔能发现白骨,所以后来就把这里叫做白骨沟了。那里地下埋着死人,而且是死了一百多年的死人了,我们山里的人都要绕路,今天要不是急着赶路,我也不会走这条路的。”那人很热心地解释给我听。
我这才知道,原来这里叫做白骨沟,并不是白古沟。
“那大哥,血梧桐呢?那里可有一种树叫血梧桐?”我又问道。
“这我就不知道了,血梧桐我也没听过。不过那里好像有一种树,是长着红叶子的,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说的血梧桐。好了,我得赶路了。你们好自为之吧。”
那人说完,忙不迭地骑上三轮车,用力瞪着飞也似地离开了。
也许在他眼里,我们俩可能就是两个怪物。
第348章 血梧桐
看着那人远去。我朝着他指的山谷望去,下面树木很茂密,看不透。
我们干脆也没去找下到山谷的路,直接连跑再滑。费了些力气,总算来到了白骨沟的沟底。
我们俩站在谷底,满眼望去,我惊异地发现。这山谷里与外界不同。
外面的树木种类繁多,高矮错落,形态各异,俨然是一片森林公园。
但是在这谷底。却只生长着一种植物。
这是一种树,这种林木树干挺拔,直直地生长着。站在树下向上看去,那树直刺云霄。
更为与众不同的是,树上的树叶,都是红色的。
廖光明仰头看着这树上的树叶,说道:“双七,现在还没到深秋,按说树叶不应该是红色的。但是这里的树,树叶却已经很红艳了,这只能说明,这树叶应该常年都是红的,从来没有改变过。我觉得这种树就是血梧桐。”
我点点头,红叶本不少见,但是像廖光明所说的,常年生长红叶,我倒是第一次听说。这红色也应了血色梧桐的字眼。
我们一边看着这些树木,一边往山谷的深处走。
廖光明看着这些树木,自言自语道:“这血梧桐也找到了,百年腐血到底在哪呢?”
我想了想,说道:“那个人不是说了吗?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,下面埋着人。他们肯定已经埋了不下百年了,那地下是不是会有他们的腐血?”
廖光明点点头,“你说的有道理。”
说着,他开始仰头看着树上的红叶,像是在寻找什么。
“你找什么?”我忍不住问道。
“双七,快,得找到最红最艳的,最像血的。在那棵树下,我们试着挖一挖。”
我明白了廖光明的意思,也不再多问,一边走一边找,不知不觉又往谷里走了两三里。
这时我看到在我们面前不远的地方,赫然出现了一片浓密的树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