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的学习和社会环境,相对国内要开放得多。在那里,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之后,小雪发现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。这些肤色各异的年轻人全都和自己一样,积极向上渴望自由。其中就有现在身边这位亚麻色头发的女孩,艾丽丝。
艾丽丝来自墨西哥的移民家庭,有着纯粹的小麦肤色、不输给模特完美身材以及天使的面容。但她对那些围在身边男孩嗤之以鼻,觉得他们都是肤浅的低智商动物。
艾丽丝对于小雪却格外欣赏,觉得她谦虚谨慎,非常上进,是有理想的人。
于是,两个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并在两年以后,经过努力,争取到了大学里面中期转学名额。转去的学校,是全世界学子都极度渴望的位于波士顿的哈弗大学。
听到这里,杨三儿的震撼难以形容。没想到,自己的发小竟然会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的学生,让人钦佩之极。
而让哈佛大学解手这两名女孩申请的原因则,出了成绩单,还有她们的自我介绍材料。
装满很多信息材料的信封之内,小雪和艾丽丝将一篇合力撰写、并已经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复印件放在了里面。
文章的内容并不复杂。两个女孩将心中所认为的世界十大未解之谜,用她们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述。并且注明了这十大未解之谜在她们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原因。
有别纯学术的视角独特,还有清新明快的语言描述,深深的打动了哈弗大学的审核机构。几乎是破天荒的向同一所学校发放了两个转校名额。在哈佛多年的历史上,十分罕见。
终于,两名女孩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哈佛历史系学生。
百年名校,让她们仿佛置身天堂。在这里,每一位学生都有心中坚定的目标。在这里,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崭新的。
小雪和艾丽丝在历史系的学习中,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活动,尤其是各类的探险考古项目。两位女孩乐在其间。她们甚至觉得,这样穿梭在时空的夹缝之中,还原背后的历史真相,才是这辈子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。
时间又过了两年多,眼看到了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。两个女孩心照不宣的希望一同留在哈佛大学,从事她们热衷的学术研究。
于是申请了继续留在哈佛深造,读取硕士,甚至是以后的博士学位。
然而,继续留在哈佛大学学习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其难度也许比当时的中期转学还要更大一些。小雪和艾丽丝必须要拿出十分有分量的学术论文,并且打动所有评审老师,才有可能获取机会。
经过反复的考虑,她们决定打破常规,来一场跨越洲际的实地考古。将这份考古报告,作为论文的实体内容。而考察研究的地点,则放在了小雪的故乡:中国。
计划一旦成型,便要立刻的安排行动,首先就是经费。
在很早以前,她们向学校申请了一笔考察经费。在这方面,哈佛是十分开明的。
经费作为往返与两个国度之间的周转是足够的。然而,要想让考察有具体的成果,这些数额只是杯水车薪。
小雪在心中已经打定主意,如果经费实在不足的话,可以让自己的父母赞助一些。大学四年,她始终得到奖学金,没有让家中负担什么。
但这之前,两个女孩还是做了绝大多数的美国学生都会去做的事情,就是在学校和社会的范围内,进行基金募集。
希望有些同样喜欢考古的朋友能够倾囊相赠,支持一下两位女孩的梦想。
她们将大概的计划安排,以及募捐的账户做成一张海报,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内。
没过多久,真就收到了一笔金额巨大的捐助,足足有十万美元。
这一下,两个女孩吃惊非同一般!
虽然这些天里面,陆陆续续的有些资金汇进了账户,可是最多不过百元美钞而已。
这突如其来的馅饼让两个人之分忐忑不安。
但是没过多久,捐款的主人便自动献身前来联系他们。
这个捐款人,正是刚才“藏珍阁”中,为了古币急红了眼的金发帅哥:乔纳斯。
第二十五章 美国式英雄(二)
看到捐款人是乔纳斯,两个女孩顿时手足无措。
原来,乔纳斯在哈佛历史系中,可是大大的有名。
首先便是他的个人魅力。
接近一米九的身高,身材结实匀称,笑容像阳光般灿烂。为乔纳斯所倾倒的女孩不计其数。偏偏这位金发帅哥是个学术狂,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和任意一位女孩传出过恋情。一门心思扑在了考古研究上。
其次,便是他的家庭出身了。乔纳斯来自俄亥俄州的一个豪门家庭,据说家中的财富,足够支撑一位总统候选人进行大选。而他个人,喜好收集各式各样的文物藏品,不管价格多少,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挥金如土。
这第三个层面么,就是他在学术方面的造诣了。
就在不久之前,乔纳斯辅助他导师,完成了世界考古界中的一项壮举,震惊世人。也正是因为他在此项考古中的重大作用,哈佛大学提前为他锁定了博士阶段全额的奖学金。
事件大致是这样的。
十分凑巧,乔纳斯的学术导师也是一位美籍华人,姓宋。宋教授在很多年前就来到美国哈佛大学,进行考古学的研究,主攻世界各地出现过的岩画遗迹,并研究其发展史。
因为同为华人,小雪早在入校后不久,就拜访过这位专家。
宋教授为人谦和,还热心的给小雪提供了一些生活和学业上的指导帮助。正是因为如此,小雪、艾丽丝,已及宋教授的学生乔纳斯其实早已相识。
宋教授的研究领域叫做“岩画发展史”,这是一个早已成型的领域体系。
世界各地,曾经出现过古老岩画地方数不胜数。自一百多年前的一位西班牙人在带女儿探险洞穴时,发现这种雕刻在石壁上面的、描写数千年前人类生活景象记录的景象之后。岩画研究,岩画分布研究,以及岩画历史归纳研究,始终是考古界十分活跃的命题。
关于这些分布各地的岩画,有着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。
尤其是亚洲内陆地区的弧形岩画分布地带,以及美洲西海岸的沿海岩画分布地带。几百处含有岩画遗迹的地方,已经找到了数种相似的符号标记。
从学术的角度上讲,形似的标记,似乎表明这些岩画,是种同宗同源的文明。
假如跨过白令海峡这道天然的海上屏障不去管它,那么,将亚洲与美洲的两条岩画集中分布的地方进行粗连线的话,便可以得到一条完美的半圆型。
在宋教授早年的假设之中,这条贯通亚美的半圆通道如果在历史上真的存在的话,将是一个改变岩画历史的伟大发现。
可以设想,在四千多年前的气候变化影响之下,当时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亚洲原始居民,为了追逐食物,或者是更好的生存,不断进行着旷日持久的迁徙。
在迁徙的过程中,每一代踏荒者都在沿途留下岩画的痕迹。直到跨越白令海峡,并不断的南下,来到了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美洲西海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