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阅读 > 卜案 > 第34节 >

第34节

  “但冯嬷对这后院花池熟悉得很,她又是个做事极其小心谨慎的人,怎会……”
  “她在府中多久了?”
  “我记事起,她就在这里,是我最信任的侍女之一。府中上下事情,全赖她掌管。”
  “嗯。何时失踪,又是何时发现尸体?”
  “昨夜亥时,还有人见到她;发现她的尸首则是午后。我不愿此事惊扰官府,对外只说失足。”
  “看尸体状况,死亡时间应是昨夜。”不等拂云开口,酒肆主人又道:“她的住处在哪里?能否引我一观?”
  “随我来。”
  一路走来,尉迟方才发现,郡主府中前后是截然分开的。前院为屋宇,后院则是花园,中间有一道院墙作为分割,只开着一扇小门。但院墙也不甚高,多为装饰之用。顺着回廊走到一处清幽房舍,推开门,只见其中各样东西都放置得井井有条,想来这冯嬷生前应是个极其清洁的人。床上锦被折得整整齐齐,并未放下;墙角另有一只雕花木箱,却上了锁。
  第五章 簪花
  征询的目光扫向拂云,未等李淳风开口,女子已点头道:“任凭处置。”
  “尉迟。”
  校尉闻言拔刀,轻轻一挥,锁已截断。打开看时,里面有几件衣裳,一些首饰、香囊之类,都是寻常用品。翻到底部,却看见一只布做的虎头,是常见的儿童玩物,用一块褪色锦缎仔细包裹着。看样子是旧物,缝制倒很精巧。
  “冯嬷有子女么?”
  “没有。她一直在府中,从未嫁人。”
  “嗯。”
  他取出怀中银针,挑开虎头上的缝线。里面衬着一些棉絮、布头之类,没有发现特别之处;重又将它以锦缎裹上,放回原处。在屋中转了转,眼光突然落在床上,掀起枕头,枕下除了一些妇人应用的物事之外,还有一根折起来的签条。眼前一亮,将签条打开。上端写着一个“下”字,底下一行小字,道是“镜花水月莫相寻”,末端却是红字题写着“大慈恩寺”字样。
  “冯嬷何时去过慈恩寺?”
  拂云愣了一愣,道:“我也不清楚。她在府中出入惯了,平时出门并不需要告诉我。”
  “侍女中有和她相熟的人么?”
  想了想,低声吩咐身边侍女。不一会儿叫来一人,年纪接近四十,看上去甚是稳重,脸上还有泪痕。
  “你与冯嬷平日常在一起么?”望向名叫芹娘的侍女,李淳风温和问道。
  “是。”
  “她最近举动有无异常?”
  “并没有。昨晚见到她,还叮嘱我莫忘了检点东院的布匹,谁知今天……”
  “她是什么时候去的慈恩寺?”
  “慈恩寺?”侍女迟疑着摇了摇头,“她没有告诉我。”
  “以往出门,会与你一同去么?”
  “冯姐姐性情冷淡,不易接近,但相处日久便会发现,其实心地甚好。府中侍女大多年轻,只我与她年纪稍近,因此有些话她也会与我说。往日出门,她总要叫上我。”
  “以你之见,她是否自杀?”
  “当然不是!”出乎意料,芹娘神情激动,“我们私下里都说……”
  欲言又止的神情落在李淳风眼中,“但说无妨。”
  “先生可知道这宅子……有些不干净?”
  拂云眉头一皱,责备道:“芹娘!”
  “不必拦她,鬼神之事,原本便是空穴来风,说说也无妨。”转头道,“你且说。”
  “这……”看了一眼主人,侍女低下头去,吞吞吐吐道:“我们私下议论,冯姐姐也许是……中了邪……”
  “为何?若是失足落水呢?”
  “她在这里呆了数十年,就算闭着眼也不会走错,怎可能失足?”
  酒肆主人点了点头,道:“知道了,有劳。”侍女神情一松,仓促行了个礼,便要退下。刚走至门口,李淳风突然开口。
  “还有一件事:冯嬷的儿子现在何处?”
  这句话出口,在场众人全都怔住了。芹娘大惊之下面如土色,“先生,你……你……”
  “到了此时还要隐瞒么?”李淳风双目凝视眼前侍女,并不疾言厉色,却隐然生出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威严,“若真为她好,想要找出她的真正死因,便将你所知道的和盘托出吧!”
  扑通一声跪倒,芹娘再也忍不住,泪流满面:“是,是,冯嬷她确实有个儿子,可很久以前就死了。”
  拂云郡主脸色也变了:“为何我不知道?”
  “郡主当时还小……不知她和什么人私会,有了身孕,那时正好她家中兄嫂双双去世,她就以料理家事为名,从府中告假,其实是生子。除我之外,没有人知道此事。”
  “对方是谁?”
  “她从未说起过。那孩子被留在府外,后来再问她,说是染上瘟疫夭折了。”拭去脸上眼泪,芹娘向李淳风道:“原来传言是真,随意楼的李先生当真无所不知,我也就不瞒你了:前几日,我来找她,看到她在房中,双眼通红像是刚刚哭过。我问她出了什么事,她却不肯说,只是要我起誓不要将她私下哭泣的事告诉别人。至于她那外头的男人……”犹豫片刻,终于下定决心说道:“大概是个和尚。”
  “和尚?”尉迟方忍不住叫了出来,“你怎知道?”
  “不瞒你说,前些日子在路上见她跟一个和尚说话,两个人遮遮掩掩,模样甚是诡异。”
  “那和尚是什么模样?”
  “这……我心中惊怕,立刻回避了,没看清长相,但穿着袈裟是不会错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