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哦。」
「去年,这栋宅邸的主人重明殿下,在神泉苑发现了这棵松树,我正好被埋在松树附近的泥土中,移植松树时,我的头被敲破,破片与松树一起被运走,正好运到这附近的泥土中,与松树根埋在一起。」
「所以您来寻找那些破片?」
「是。」
「这身五品装束,不知是谁扔掉的,刚好遗落在神泉苑。虽然受风吹雨淋破破烂烂,不过,我想,拜访重明殿下宅邸时,裸体未免太过分,所以就穿在身上。」
对方点头答。
「您刚才说过,您记住了那首诗,不过,您何以决定吟咏那首诗呢?」
「幸而我记住的是月亮的诗。因此,我吟着那首诗,打算告诉重明殿下,就像亏月成为满月那般,我也很想让自己的头恢复原状,于是每天晚上都出来吟诗。不过,多亏有您,我今天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……」
「原来如此,是这样啊……」
「那么,我就此告辞。往后,我大概不会再出现此地了。」
「其实即使出现也无所谓,不过,临去之前,您能不能将刚才那首诗继续吟诵下去给我们听听?」晴明说。
「啊,这主意好。」
站在晴明身边的博雅发出叫声,用力点头。
「我们只听到一半,没有听到结尾,很想听整首诗。」
「那么,我从头吟诵给你们听吧……」
五品大人如此说,当场从头吟诵起整首李白〈月下独酌〉。
五品大人吟诗的声音低沉地回响在四周。
永结无情游,
相期邈云汉……
吟罢诗词的最后一句时,五品大人也消失了踪影。
自那天晚上起,五品大人就不再出现。
五
几天后,晴明遣人到神泉苑的埋藏处挖掘,果然挖出一具颇有古风的土偶。
头右上部有破损的痕迹,不过据说,破损处紧黏在一起,挖出时也没有坏掉。
晴明领走那具土偶,搁在自己宅邸的里屋,听说和博雅一起喝酒时,偶尔会让土偶吟咏李白的诗。
注1:源博雅是醍醐天皇第一皇子克明亲王的长子。重明亲王曾任式部卿一职,位叙三品,故有此名。此篇故事原型出自《今昔物语》的〈提精〉。
注2:平安时代贵族住宅形式。「寝殿」朝南,建立在用地中心。北、西、东方都各自设置另一栋房子,称为「对屋」,「对屋」与「寝殿」之间由走廊连接,称为「渡殿」。
注3:相传天长元(八二四)年日本大旱,淳和天皇延请兴福寺守敏与东寺空海乞雨,守敏祈福一周效果不彰,接着空海在神泉苑求雨亦不得,原来是守敏嫉妒空海,将国内龙神皆封于瓶内,空海遂延请北天竺无热池善女龙王,天降大雨,后并请善女龙王移住苑内水池中。《阴阳师三 付丧神卷》〈吸血女侍〉也有提及。
注4:八〇二~八五三年,平安时代前期公卿、汉学家、歌人。官位从三品,任参议。遣隋使小野妹子后裔。传说他每夜通过井口前往地狱辅佐阎王审判。
夜叉婆
一
两个男人奔跑在夜晚的山路上。
跑在前头的人,手持劈刀。
跑在后边的人,手持弓。
不知是否遭人追赶,两人有时会回头看,一副拼命的样子持续奔跑。
两人是兄弟,哥哥是手持劈刀跑在前头的多人,跑在后边的则是弟弟真人。
虽有月光,但杉树树梢覆盖道路上空,大半月光都无法照射至地面。
尽管如此,二人仍拼命跑着。
突然,周围变得开阔。
两人仍在森林中,不过,只有该处没长树木,月光毫不遗漏照射下来。
眼前有一道布有苔藓的石阶。
「啊,是寺庙。」
「有寺庙。」
两人刹那间止步,回顾身后。
「事情既然变成这样,只能祈求神明保佑。」
「嗯,就这么办。」
两人对彼此说着,随即跨上石阶往上爬。
石阶四处崩塌,看似几乎从未有人照料。
沿着石阶爬到尽头,出现一座山门。
凭借月光,勉强分辨得出匾额上的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