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阅读 > 罪案现场:你所不知道的刑侦 > 第117节 >

第117节

  无奈,只好先把四个人带到警局,做完详细笔录后交治安大队行政拘留。
  08.设局钓鱼
  楚剑雄一行将红毛等四人押回了警局,并向队长萧云天汇报了情况。
  萧云天听后,眉头一皱,怎么抓得全都是吸毒的,没有贩毒的。不行,必须寻找其他的方法来抓三这个人。
  将红毛带过来后,萧云天问道:“想不想戴罪立功?”
  红毛不是很配合,道:“警察同志,俺们只是吸毒,最多就是行政拘留,犯不上什么大罪吧?没有罪,谈什么戴罪立功啊?”
  “是吗?吸毒不构成犯罪,但你容留他人吸毒可就构成犯罪了,知道不知道?”萧云天此前已经知道了是红毛购买的毒品,并开了房间,供其他三人一起吸毒。
  萧云天给红毛讲解了一下法律政策,让红毛意识到,他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吸毒这么简单。
  听了解释,红毛沉默不语了好大一会儿,他在考虑要不要配合。虽然检举立功他也想,但都是在道上混的,万一传出去是自己把别人咬出来的,以后出去被报复怎么办?但面临牢狱之灾,使得红毛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。
  “怎么样?想通了吗?”萧云天问道。
  红毛最终同意戴罪立功,愿意按照警方的意思来办。
  萧云天的计划很简单,就是趁现在红毛等人被抓的消息还没有扩散出去,让红毛再给三打电话,让三再送一些毒品来。如果三自己来,那就直接抓三,如果三再派其他人来,那就先抓其他人,然后再顺藤摸瓜,查找三的下落。
  红毛拿起电话,道:“三,我还想再要两个冰,现在送过来吧。”
  电话那边警觉地问道:“你不是今天刚要过吗?怎么还要?”
  红毛道:“那几个都吸完了,可还准备玩一晚上,再送点儿吧,又不少你钱。”
  电话那头可能觉得也没有什么问题,说道:“好吧,还是老地方接货。”
  萧云天的这招叫引蛇出洞,专业一点就叫诱惑侦查、钓鱼执法。在嫌犯没有实施犯罪的时候,创造条件,诱使嫌犯犯罪。当然,今天要抓的三已经贩毒很多次了,这次只是为抓捕创造条件罢了。
  红毛和三协商完毕,红毛就被警方带到了约定接头的地点,等候三的出现。去之前萧云天给红毛说好了,老老实实地配合,不要想着逃跑或者是给三通风报信。
  安排完毕,让红毛在路边等着,其他的刑警们三三两两地伪装成路人,隐蔽地监视着。
  十几分钟后,一辆出租车在红毛身边停下,副驾驶座位上的人摇下车窗,向红毛递过去一个纸包。
  说时迟,那时快,楚剑雄带人就冲了过去。几个人拉开驾驶室的门,拔下了车钥匙,控制住司机,另外几个人去拉副驾驶的门,把送货的人拉了出来。
  出租车司机和送货的那个人都懵住了,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  送货的人被几个人扭住,上了手铐,楚剑雄一把拽住他,问道:“你是不是三?”
  那人惶恐地说道:“我不是三,我只是送货的。”
  红毛此时也被刑警控制住,不过是为了制造假象,让别人看不出是设的圈套。楚剑雄向红毛望去,意思是问他,这个送货的是不是三?红毛摇了摇头,说听送货的说话声音并不是经常联系他的三。
  为了不惊动路上的其他行人,楚剑雄让人把三个人分别押到了旁边的地方牌车上,并让人把出租车开到了一边。
  三到哪里去了?楚剑雄就地在车上审讯送货的那个人。
  送货的名叫李明,并自称他也不知道送的是什么货,只是受雇于三,三让他送什么,送到哪里,送给谁,他一概不问,只负责把买家给的钱拿回来就行了。
  有时候,李明也问三卖的是什么东西,三从来不跟他说,还让他不要多管闲事,只管送货就行了,知道得多了没好处。李明也就不好多问。
  李明说,每次来,都是三先开车到一个地方,然后再让李明打个出租车过去送,三在后面远远地看着。李明指了指远处,说三的车就在那里停着呢。
  楚剑雄顺着李明指的方向看去,哪里还有什么车,气得他抓住李明的衣领,道:“你到底说的是不是实话?!车在哪里?!”
  李明说道:“刚才还在那里,这会儿可能开走了。”
  “为什么不早说?”楚剑雄气不打一处来。
  李明显得很委屈,道:“刚才你也没有问我,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抓我啊!”
  楚剑雄一听也是这个道理,刚才情况紧迫,谁也没有注意外围还有没有嫌犯的车辆,结果让三钻了个空子,溜掉了。
  看来,三肯定是个经常贩卖毒品的惯犯,具有非常高的警惕性和反侦查能力,既然到了现场,还不亲自过来送,还要让手下的李明再打个出租车过去送。
  既然三已经逃掉了,那么只好先把李明押回去详细审讯,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下三的信息,为下一步的抓捕做好准备工作。
  这次的抓捕,需要吸取教训的是:所以人的注意力全聚集在核心区域,只顾盯着与红毛交易的李明了,忽略了周围还有没有可疑的人物。
  “只要三这小子还敢继续留在海东市,总有一天会抓到他的!”楚剑雄恨恨地道。
  09.后路是必须要有的
  李明供述的情况如下:
  三和他是同乡,本名苏得胜。李明原来在外地打工时碰巧与苏得胜相遇,苏得胜问他一年能赚多少钱,李明说一年也就赚个三四万块钱。苏得胜听了,说不要在外面混了,跟他一起干吧,保证他一年就赚个几十万。李明一听动了心,问是什么工作,赚钱这么容易。苏得胜说具体就不用管了,替他送送货就可以,工作很轻松,钱也挣得轻松。既然有钱赚,何乐而不为呢?于是,李明辞掉了外地的工作,回到了海东跟苏得胜干。
  工作果真像苏得胜所说,也就是替苏得胜送送货而已。至于送的是什么货,苏得胜没说,李明也没好意思多问,毕竟这是人家的商业秘密。每次送的货都很轻,都用一个小纸包或者信封装着,到了指定地点,送给别人,然后再把钱拿回来就行了。
  有时候,李明忍不住想,这到底送的是什么货呢,这么值钱?偶尔几次,他偷偷打开看了看,里面的东西看着就像味精、盐一类的物质,他不确认是什么,但看影视剧多了,他也猜到了那是什么东西,但从来没有和苏得胜说破过。
  这种事情,真是知道得越少越好,知道多了有什么用呢?除了惹祸上身,没有一点好处。没有好处的事情,就不要去招惹。既然老板没有说破,自己又何苦捅破这层窗户纸呢?
  这种默契一直伴随着苏得胜和李明。李明不知道在海东究竟有多少个从事这种交易的人,他也不敢去打听。但是,他隐隐约约觉得,这种违法的事情不能长久。有好几次,李明提出不干了,苏得胜立马拉下脸来,说海东市黑道白道都有他的人,这事已经上了道,想说不干就不干,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?
  看到苏得胜凶狠的样子,李明也有些害怕,从此不敢再提不干的事,还是继续替苏得胜送货。他想,反正这也不关自己的事,货都是苏得胜的,自己只负责送,相当于快递,自己应该没有什么责任。正是在这种侥幸心理的驱使下,李明仍然按部就班地替苏得胜送货。不过每次送货的时候他也是胆战心惊的,生怕哪一天被公安逮到。
  实际上,越是怕什么事,就越会出现什么事。
  当红毛再次提出要冰毒的时候,苏得胜虽然有些警觉,但也没有多想,因为双方交易过很多次了,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。苏得胜万万想不到,红毛拿货竟然是根据警方的安排设的一个套,就等着他往里钻呢。幸好苏得胜留了一手,每次交易都不亲自出面,而是安排李明打头阵,他在远处督阵。
  这次李明去给红毛送冰毒,苏得胜就在远处的车里看着。没有想到,担心的事情果真发生了。他们正在交易呢,突然有几个人冲上去把李明和红毛都按在那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