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阅读 > 风生水起 > 第408节 >

第408节


  我到处在这些石碑、石雕上东摸摸西瞧瞧,最后来到背面的一个雕塑上。这是一只巨大的玄武驮着一块石碑,石碑倒塌了近三分之一。我只得比划一下,估算出石碑原先的高度,对户川召唤道:“户川,你过来一下,拿着日镜!”
  我小心翼翼地掏出日镜,让户川爬上玄武,高高举着日镜,就在石碑的高度左右,然后望望落下的太阳。哪知户川会错我的意思,大为失望:“恒淮君,既然是日镜,肯定与太阳有关。只可惜今天太阳已经落山了。”
  我摇摇头,说道:“大谬!明孝陵的北斗七星大阵为什么摆成这个位置?我方才不是说过,除了计算北极星位置,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计算某一天的阳光照射才有用场。今天的太阳就不见得是那个日子!”
  “啊!”
  户川越发失望!
  我笑道:“这个你不必担心了,古人没有强力的灯光,所以只能用太阳光,不过现代科技不同了……”我掏出户川手下人丢在我那里的强力微型手电,后者难堪的一笑,“日头的时候我已经算好,现在只需要用手电模拟阳光即可。夜里正好施用!”
  倏地耳边传来细细碎碎的声响,我以为自己反应过敏,问户川:“你听到什么?”
  “好像是什么在爬?”
  我暂时不在意,吃力地爬到一块石碑上,对准十多米开往的户川打开手电,那明亮的光柱映在日镜上,忽然光芒四下里散开,顿时包围了整个北极星位置。那些石碑、石雕的影子映在南面朱雀停驻的一块石碑上,清晰地照出一片奇怪的纹路。地上也是一片清清楚楚,户川看的明白,惨烈地叫起来:“Orochi!Orochi!(大蛇!)”
  我往地下一盯,顿时头皮发麻!玄武石雕下,竟然爬出一蓝球粗细的大蛇,约莫有十多米长,正寻寻爬上石碑。我在越南的热带雨林中也见过蟒蛇,碗口粗细,三四米长已经是庞然大物了,想不到冬天的南京居然会爬出这么巨大的家伙!
  我手中拿着手电,急中生智,猛然对着大蛇的眼珠,部分蛇对光线敏感,不知道有没有用。只见大蛇稍微停顿,我慌忙对户川说道:“快,快撒尿!蛇怕人尿!”
  户川单手持镜,单手拿出裤裆里的玩意,哗哗洒下去。大蛇猛然受到热水冲击,味道又不好闻,开始退缩。我知道不能延缓多久,对户川叫道:“快动手,我马上来救你!”
  户川激动地浑身发抖,几乎拿捏不住日镜,但见他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,单手持镜,从口袋里拿出微型相机,对着那石碑上的纹路猛然一阵拍摄!
  那大蛇又爬上来,我把电筒丢在嘴里,跳下去飞奔过去,抡起一块巨石就砸向大蛇。那大蛇吃痛,猛然转向我,它上爬速度不是很快,但是平地上就如飞一半射过来。
  我正是等这一刻,手中的圆珠笔撰得紧紧,倏然插到迎面飞来的大蛇下颚,挑起来,猛然下划,把它的嘴巴割掉一半!这是我在越南学到的对付蟒蛇的技巧,可能是冬天的寒冷限制了大蛇的动作,我一击成功,迅即打滚跑开。果然大蛇恼怒地把尾巴扫过来!
  我拉起户川转身就跑,弥补的荆棘丛林对我们有利,也不知道跑了多久,终于甩开了大蛇,我和户川都气喘吁吁,他说道:“萨满咒!”
  “什么?”
  “据说是通古斯人对付敌人的诅咒。”
  我顿时大骂:“我就知道,这些满清狗贼不是好东西。世上以满清最为假惺惺。明亡之后,满清一面惺惺作态,号称要照顾明朝皇室后裔,一边大肆捕杀,毅宗皇帝第四子活到康熙年间,八十多岁的老翁了,满清狗贼还不肯放过,全家凌迟处死!为了防止大明复辟,除了不停破坏明十三陵,在明孝陵居然种下这种东西!”
  然后我对户川微笑道:“拿来。”
  “什么?”
  他装糊涂,但是看着我的笑靥中杀气越来越重,乖乖掏出日镜献上,讪讪道:“开个玩笑罢了,我怎么会忘记呢!”

原稿 明镜秘史 三十五
手机电子书·飞库网 更新时间:2007-4-23 4:32:00 本章字数:2457
  我和户川逃到钟山脚下时差不多晚上九点多了,公交车早已停驶,八十年代,除了上海等大城市,一般的地方很少有出租车。我们硬是又步行了五六公里,瞅见路边一个小摊点,饿得实在不行,当下驻足吃饭,点了两个淮扬小吃,大米饭却足足消灭了六碗。平常户川锦衣玉食,非美食不入口,现在吃相比我还难看。我哈哈大笑,心想我好歹小时候饿过,忍耐力比出身豪门的鬼子强。
  吃完饭摸摸口袋才发觉两人的钱包都丢了,老板娘见我们衣服破破烂烂,以为是吃霸王餐,几乎要报警,说好说歹,拿了户川的戒指作抵押。最后上路碰到一路军车,居然是以前的一个部队出来的,顺便搭车才能回去。
  第二天,那纹路照片洗出来之后,户川顿时又萎靡不振,垂头丧气。只见那纹路稀奇古怪,既不是地图,也不是文字。扭曲如脉络,究竟是什么,竟然无法看明白!
  我疑惑地盯住照片,猛然间心神震动,叫道:“我知道了!”
  户川惊讶地问道:“恒淮君!这到底代表着什么意义?”
  我冷笑道:“说穿了也不稀奇,其实这些纹路,不过是地下溶洞的分布图,而且是我很熟悉的地方——浙西!”
  我当兵作为一个工程兵,曾经在浙西挖了好几年的国防工事,日日对着勘测出来的地下洞穴形势图,背都背得下来。此刻内心隐隐觉得,倘若我不当过工程兵去挖洞,那么我们根本无法看懂纹路的含义,冥冥之中,竟是上天注定要我得到明镜?
  户川大喜,我便叫他预备地下探险的工具。然后我们和王二三人路过杭州,与户川先前的几个手下汇合,取来诸多器具,然后径自奔赴衢州山区。初到江山县,见远山重峦叠嶂,冬季的山野一片枯黄,偶尔点缀着几串绿色,不禁心旷神怡。这里毕竟是我生活过好几年的熟悉之地。每当逢年过节,部队里买来当地土产,那兔头又辣又香,非常好吃!我转过头,瞥见户川正拿着铜镜纹路的照片对比着一张卫星遥感图片,我顿时心底一沉!
  虽然在资本主义国家有钱人可以为所欲为,但是事关国防安全的卫星遥感图片,并非随意就能获得。单以我了解,连地下溶洞都能如此清清楚楚拍下的卫星遥感照片,世上不过美苏两大超强有这个实力。户川一介美帝走狗国家的人,却在得到铜镜纹路照片两天之后就弄到了卫星遥感图片,里面实在有猫腻,不得不叫人怀疑。
  户川这时瞅见我,笑问:“恒淮君有何感叹?”
  我当下隐忍不发,说道:“我倒是怀念起以前在这里吃过的美食,等勘察结束之后,我做东,请你品尝品尝!”
  “甚好!”
  其实浙西原是国防重地,外人严禁入内,违者不经警告既开枪击毙。近些年来,国际环境日益宽松,加上浙西的地质结构不稳定,时常出现塌方,经综合考虑之后,耗费了几十年的国防工程终于遭到废弃,另择要地重新开凿。这倒是便宜了我们,只需沿着军用通道即可行走。我循着记忆来到一个军事基地入口前面,废弃不过几年,那基地门口已经是破破烂烂,杂草重生。里面光秃秃,什么东西都没有,到处离开的时候,能拿走的基本都拿走了!
  那地下人工开凿的石窟恢宏浩大,一个连着一个,每个石窟都有北京人民大会堂那么宏大,由天顶垂直向下延伸,深约一百多米,呈倒斗型,而且不需要擎柱支撑着窟顶窟顶。这石窟设计精巧科学,施工规范先进,当真鬼斧神工。参与了这些国防工程,日日抬头就见到,一点都没有感觉,倒是这帮日本人,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,东张西望,头顶的矿工灯四下里漫射,白坂悠叹道:“如此规模浩大的工程,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,你们中国政府也太奢侈了,怎么说放弃就放弃?何不留下来做为战略物质储备仓库?”
  白坂悠是探险队里面唯一的一个女性,约莫二十五六,肤白貌美,身材娇小,一笑起来,就露出一口日本女子少有的好牙。探险队有这些人,武藤岚是出色的地质专家,朝河阑是水文学者、饭岛乂是职业溶洞探险家,大石彩乡则是器械工程师。我算是爆破专家,户川和白坂悠对明史文物多有研究,唯独可怜的王二,只能出卖劳力。我寻思,当初是不是该带他来?也罢,日本人不可信任!
  初次见面的时候,我心底就咯噔一下,依稀之间,竟然和已过世的王玟琳形象重叠在一起。许久才摇摇头,大概她们都是小个子女人,同样的知识分子气质不禁让我产生错觉。有时心底怀疑,是不是日本人晓得我的心病,故意派了美女间谍迷惑我?
  这时我摇摇头,说道:“我国还不是很富裕,即使再奢侈,也不会平白放弃耗费很多金钱的工程。其实,这些地下石窟并非我们开凿,在我们到来之前,就已经存在!”
  白坂悠一怔,倒是户川点点头说道:“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,部分石窟岩壁上遍地都是青苔,风化严重,估计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。是吗,恒淮君?”
  我回答道:“五六十年代,美苏争霸愈演愈烈,核战随时可能爆发,为了应对危机,毛主席提出:‘深挖洞,广积粮’政策。浙西地区穷乡辟野,人口稀少,加上地形险要,又是对敌前线,难得的战略要地。于是派遣解放军地质部队来勘察,无意中发现了许多天然存在的石窟,于是就我们借助这些石窟,只需进行加工修正即可!正如户川所言,当初来此的专家勘测过,这里石窟最早的有一万多年的历史,最晚的也在宋代形成,全部都是人工开凿,痕迹很明显。但是,古人开凿这些石窟用来干嘛呢?有人说是取石建屋,其实粗粗计算一下就知道,所有石窟的容积加起来不下几亿方,即使只有一半的石头取出来,也足够从地球到月球铺上一条路了。是以,这种理由不成立!”
  白坂悠问道:“那究竟是用来什么呢?”
  我摇摇头,说道:“我也不很清楚,以古人的人力物力,若是开凿这些石窟,即使一万多年也不够。有人提出外星人造!造来干嘛呢?——停飞船。太过于荒谬,也就没人信。不过宋代那些石窟,却是明教方腊叛乱时候屯兵之用……”说到这里我心里一愣,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过,明朝的建立,与明教有莫大关系,闽浙一带又是明教的大本营。太祖把明镜收藏在这里,或许另有深意?
  “除了地质结构不够稳定迫使我们放弃这些石窟以外,另外一个原因……”我顿顿,神秘莫测地说道,“这里有鬼!”

原稿 明镜秘史 三十六
手机电子书·飞库网 更新时间:2007-4-23 4:32:00 本章字数:2347
  
  我突然蹦出“有鬼”这个词汇,王二倒是吓了一跳,紧张地四下里察看,反问:“有鬼?这里有鬼?怕是千年老鬼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