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阅读 > 重生小村姑 > 第2节 >

第2节

    到了家,分了礼物,看着我给大家都带了礼物,直夸我懂事。只是爸爸貌似有点闷闷不乐啊,笑也是笑的,只是没那么开心。知道爸爸吃醋了,就忙跟爸爸撒娇,“路路也想给爸爸带礼物呢,就是不知道什么才能配得上英明神武的爸爸呢!”爸爸一听噗嗤乐了,笑骂我鬼头。妈妈跟外公外婆也笑岔了气儿。
    想着以后也不用自己做了,只要能够定期给出新款就行了,以后休息玩的时间就多了,我就乐滋滋的。不过啊,这挣钱的事,还是要找个机会告诉爸爸妈妈,不然早晚得出事啊。妈妈的身体不好,要找个新的挣钱的办法,前世妈妈就是积劳成疾,才会那么早离开我的。不过,现在离爸爸妈妈下岗还有好几年,有的时候也是急不来的,还是要好好筹划才行。
    现在我的暑假过得无比的轻松,只要写写作业就好了。趁着这段时间,我也好好恶补了一下英语。跟着周小二几个,打打闹闹的日子倒也开心,每天钓鱼捉虾还能改善家里的伙食,偶尔弄点鱼虾吃吃。日子过得飞快,在暑假过去前,我又在周毅的陪同下去见了一次王敏之。小钱包生产和销售都不错,我也拿到了第一笔分红。我找了一家银行把钱存了起来,这时候的利息是很高的,怎么存都不吃亏的。王敏之带我们去了她的工厂,看了看小钱包生产情况。她还给我预留了一个办公室,我很是感动啊。
 第八章
    过了暑假,我六年级了,学习紧张了许多,但是由于现在不用做小钱包了,我反而更加清闲了。周家小姑的女儿何安然过了暑假也留在了村里小学上六年级,因为周家小姑夫妇工作都忙,家里没人带她,只能跟着外婆住了。何安然初来乍到,也不认识什么人,就跟我熟,一来二往,我们就一起上学放学了。于是我从独行侠,变成三人行——周小二,何安然,我。周毅去镇上上初中了,何安然每天载着周小二上学。外公现在也不住在我家里了,外公家今年要盖小楼了,舅舅也要结婚了。听妈妈讲,外公托人在镇上买了块地皮,打算盖个两层小楼给舅舅作婚房。明年过了春就破土动工,争取早点建好,到来年秋天就把人迎回来。现在,我做完作业就要做晚饭,喂鸡鸭和猪。不过很多时候,爸爸妈妈都会早点回来做饭。
    我还是跟许云同桌,我们两年纪最小,个子也是最小的,没有办法,我们只能坐在最前面。何安然高挑,坐在最后面,也不怎么说话,只是安安静静的学习。下课放学,也就跟我聊得最多,还把自己的童话书借给我。我也把自己设计的小钱包送给她,几乎每个新款她都有。她在城里学过一些英语,现在六年级的英语,我们学校没人上,她也没落下,带了书,自己学。总之啊,何安然就是一个标准的乖宝宝。
    现在中午不要做小钱包了,我还有自行车,就每天中午回家吃饭。毕竟现在我还是长身体的时候,每天吃面包可没有营养。中午的时候,我还偷偷喂一次猪,每天多吃点,到过年卖的时候就能多卖点钱。墩子他妈因为墩子放在我家,我还经常帮着一起拔草,生了小羊之后送了只小羊给我。爸爸给打了一个简易的小棚子,我每天放学先给它割点草,然后才去写作业。
    开学后,等到周毅在家的时候,我就约他去城里看看,我又做了几个新款式的样品,正好也去看看现在能拿多少钱,赶紧存起来,现在的利息可不是一点点的。何安然见要进城,也闹着要去,周小二个拖油瓶也马上像小王八似的黏上来。
    没办法,只能带着他们一起走了。也好,何安然是城里人,路可比我们熟,逛街也比较方便。我们坐公交进了城,就直接往王敏之的工厂走。周小二看到卖糖葫芦的,哭闹着不肯走,只能给他买了糖葫芦,又给大家每人买了一根。我们到了厂区就直奔我的办公室,把他们丢在那,我就去找王姨。王敏之正跟人谈生意,我坐在一旁等她谈完。王敏之早看到小丫头坐在那了,送走那个客户,就过来找孙路路。“过来啦,中午姨请你们下馆子。”
    “啥事这么高兴啊,赚大钱了?”王敏之的嘴角都挂不住了,不住的校,“可不是,刚刚那人可是外省的,跟我们要了一批小钱包,货款先到,然后提货。本来我是为了不浪费服装厂的布头开的这个厂,现在啊,这个小钱包赚的可比服装多多了啊。我都想把服装厂关了,直接就做这个生意。”
    想想小钱包的确是新奇的,反之,现在的衣服都是一样的款式,大家都能做,可不就没那么好的销售了么。但是设计一些新款的衣服,用些鲜亮的颜色,这样销量可就上去了。再说,其实小钱包也很容易模仿的,胜就胜在总有新款式出来。但是,也不能保证就没有人以后不复制,到时候这种钱包满地都是可就赚不到钱了。想起前世的品牌,看来还是要有品牌才行,有了品牌,人家仿的是样子,品牌可取代不了。我把想法跟王姨说了,又告诫她千万不要关了服装厂,只要多找些能设计服装的设计师,做出人家没有的衣服,这样就能赚得多了。
    王敏之看着孙路路头头是道,深感自己的明智,幸亏当初没耍诈把这小孩一脚踢开,这孩子脑子里不知道装的什么,一个个想法就蹦出来了。看来以后还是要多跟这孩子商量,人家要了一成的利润,我不如给她五五分账,大家都是老板,到时候,她感念自己,服装厂的事也能帮上忙。王敏之当时就把这个想法说了,也不管孙路路怎么说,这五五开的事就说定了。又把服装厂的事细细说了一遍,孙路路也想出几个点子来改革。
    到了中午,王姨带着我们去吃了饭就回厂子了,因为她还有厂子改革的事等着去做,这可是刻不容缓的。我们四个去小吃街逛了逛,但是中午吃的太多,也没肚子吃了。看着天色还早,商量了一下,我们就去了人民公园。买了门票进去,四处逛逛。周小二闹着要去划船,买了票,周毅带着他去划船,我就跟何安然在一旁的凉亭等着。
    “小村姑,小村姑!”听着眼熟,看着来人到了跟前,原来是李婷婷。李婷婷跟着同学一块出来玩,看着凉亭里的小丫头像是那个钟爷爷家的小姑娘,走过来,还真是,就忍不住叫了起来。“哼,人家没名字么,就你是城里人!”何安然看着李婷婷就不爽,没事叫人家什么村姑,真是没教养。看着何安然炸毛的样子,觉得很感动,真是个好姑娘。不过一样是成立的丫头,何安然就没有公主病。
    “跟你说话了么,就你多嘴,人家小村姑都没说什么,你吵什么吵啊!”李婷婷不满的瞪了一眼何安然。一眼撇到孙路路的包包,李婷婷眼睛都直了,扯过来爱不释手,“这个包包好看,小村姑,又是你妈妈做的么?给我吧,我拿洋娃娃跟你换,还有巧克力!”
    “抢什么枪,强盗啊你,洋娃娃有什么了不起,巧克力有什么了不起。我也有,我给路路。你该干嘛干嘛去,不准欺负她,不然我让我表哥教训你!”两人怒目而视。
    看着这事有点大条了,我连忙拉走了安然,“我们去坐碰碰车吧,等会再来等周小二他们。”说着,我就拉着安然往碰碰车的方向。李婷婷看着她们要走,想去追,那边同学又来叫她,没办法,急得跺跺脚,就跟着同学去玩了。
    玩完碰碰车,我已经被撞的七荤八素了,回到凉亭等了周毅和周小二,我们就出了公园。想起来,今天李婷婷惹得安然不高兴,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去逛百货大楼。找到买巧克力的地方,买了两盒,大家一起吃。周小二看到一个玩具汽车就不肯走了,但是一个要好几十,我也觉得贵了。周小二哭天抢地的,没法,就给他买了一个,看在周毅老是陪我出来的份上吧。挣的钱也不少了,买个也没什么。想起来妈妈前两天感冒,有点咳嗽,就给妈妈买了两罐梨子罐头。
    从百货大楼出来,我们就去等公交车回家。到镇上的时候,我们就下了车,步行回家。周小二玩累了,趴在周毅背上打瞌睡,睡前还不忘跟我说下次出门一定要带上他。我也挽了安然的胳膊,今天安然的表现真让我惊讶,平时安然总是安安静静地,没想到生气的时候会是这样。居然为了不让我被李婷婷欺负,小宇宙爆发了!想想都觉得开心,挽住安然的手也紧了紧。
 第九章 周家大伯回乡
    转眼过了年,这年,周奶奶家特别热闹。周家大伯周修然在南方打工回来了,据说在广东做生意发了家,现在要到城里办个厂,以后也不出去了。周家这些日子天天有人来串门,就是一些常年不走动的亲戚也来看看。周小二换了新衣,戴着电子表,在一群孩子里威风的不得了。倒是周毅,现在沉稳的多,也不出去打架闹事了,只是帮着周家大伯招待亲朋。
    周家大伯过了春节,就跟周家大娘杜娟到城里去办厂,平时忙得很,也没时间回家,周家又恢复了平静。倒是周奶奶跟他们讲了周小二的事,周家大娘待我也是极好的,让我只要是为周小二好,要打要骂看着办。周大娘这样我倒是很吃惊,本来还以为周大娘怎么也要抽我一顿的,她可是村里公认的母夜叉,谁要是敢得罪她,她能站在村口骂半天。
    周毅现在每天也跟着我们一起来学习,毕竟初中了,课程是比小学多得多。周毅在,周小二更老实了,墩子他们更是吓得不敢乱来,毕竟周毅威名在外。不过,看着以前黑乎乎到处打架闹事的周毅这么老实学习,感觉还是怪怪的,而且我也怕他。但是周雨不听话的时候,喊上周毅,就能制住他。
    到了春上,外公带着一群人在镇上的那块地皮上打地基,买建材,准备着盖房子。爸爸妈妈休假的时候也去帮帮忙。到夏天的时候,房子也盖好了,两层的小楼,三上三下的开间,还有个院子,临街建了三间门面房,打算租出去。
    我老是进城,但是学习好,爸妈就觉得我多去书店逛逛好。孙春晖是上山下乡的时候来到这个村的,但是父母都不在了,回城大潮的时候也没人帮他,就在这里落了户,娶了妻生了这么个女儿。女儿成绩好,要是能上了大学,以后是能进城落户的。看着孙路路总是进城,倒是喜欢的很。钟玲多少知道点孙春晖的想法,但是女儿出息了也是好的。当然,这些心思孙路路是不知道的,只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进城。
    初考结束我就跑城里去了一趟,借口说周毅带我去周家大伯的厂里玩玩。现在是最好赚钱的时候,但小钱包挣钱总有个尽头,还是要想别的办法,让生意一直做下去。孙路路想了好久,觉得箱包生意能做,但是现在国内市场还不成熟,销量也小,做外贸是最好的,到时候,国内市场成熟了,也有竞争力。
    到了厂里王敏之不在,接待处的小张说是去服装厂了。现在王敏之的服装厂生意也好,只能两边忙不颠的跑。在她办公室坐了好一会还不见回来,我就留了口信给她,我下午再过来。周毅带我去了他家的工厂,厂房高大明亮,设备崭新锃亮。工人都是流水作业,各个流程分在不同的厂区,还有一栋行政楼。不得不说,周家的工厂很是气派,我们没惊动大伯大娘,参观完了,我们就出去吃了饭。
    下午,我们到工厂的时候,王姨正好开着她的黑色桑塔纳过来。现在的王姨满面春风,意气风发,走路都生风。赚了钱之后,就托人买了辆桑塔纳。进了办公室,周毅也不算是外人,大家就坐下开始谈谈厂子新的发展。“王姨,我们的小钱包生意还是要发展的,现在挣得多,以后可就不一定了。我是想做箱包生意,先做外贸,毕竟现在市场还不成熟,有外贸订单我们再做,风险也小,还可以看看外商的要求。而且,现在不是改革开放么,出口退税对厂里而言,也是收益。”我显得很亢奋。王敏之想想也是不错的,这也是一条路子,但是现在都有些顾不过来了,要是有了新的项目,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“路路啊,你看我现在两个厂里都来不及跑,你还要做箱包,那可真的是不行了,王姨想挣钱,但是也想活命啊。再说,你也说市场不成熟,我们还是先做着小钱包,别的到时候再说吧。”
    想想也是,王敏之虽然是个女强人,但是也不能一个人管那么多,现在也没有什么公司制,都是个体户,啥都要亲力亲为,的确为难。“那就到时候再说吧,嘻嘻,把王姨累垮了,可是不划算。”
    又唠了会磕,我做了几个新款式的样品。王姨开着她的黑色桑塔纳把我们送到站台坐车回去。周毅很好奇外贸,回家的路上逮着机会就问孙路路。路路就细细给她讲了讲外贸和出口退税。周毅听着路路碎碎念似的说着,真想把这丫头脑子撬开来看看,真是一脑子奇怪的想法,知道的真是多。但是有时候又觉得傻傻的,反正是不聪明的,这么小就知道挣钱。那个王姨看着就是不简单的,也不知道丫头给算计了没。要是孙路路知道周毅的想法,怕是要气的炸毛了。
    过了半个月,初考的成绩出来了,孙路路考了全镇第一,可把家里人乐的。孙春晖夫妇高兴啊,不仅仅是女儿进城落户有望,现在邻里都夸孙路路聪明,学习好,以后肯定能考大学。这话听得夫妻俩飘乎乎的,谁不喜欢听人夸自己儿女。
    何安然跟许云分别考了第七和十三。何安然的初中要去城里上了,因为她妈妈现在升了官,是科长了,也不用东奔西跑的了,能在家照顾何安然。当然,周晓晓心底里还是觉得城里的教育好,更适合女儿学习成长。到了报名那天,爸爸妈妈一起带着我去报名,报了名,领了暑假作业,我们就回家了。
    这个暑假比较长,我就想着怎样能让家里过的好点。现在是个体户挣钱最容易的时候,妈妈在厂里也是临时工,干的活多,但是工资也不高,要是能做个体户,肯定会好很多。但是妈妈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,看来我还是要想个办法才行。
 第十章 舅舅结婚
    外公在镇上的二层小楼竣工了,亮堂堂的,平滑的水泥地,比家里的瓦房干净。二楼给舅舅准备的新房,地上刷上了亮眼的红漆,喜洋洋的。院子外的三间门面房也租出去了,不得不说外公还是有远见的,过些年,城市发展起来,这个小镇虽说是在郊区,但是到时候可就是在城区规划之内了,不说拆迁时的补助,就是平时收的房租也是很可观的。
    到了农历六月,找了个好日子,找了媒婆去女方家里送八字,谈彩礼,准备下定了。媒婆回来细细跟外婆说了女方的要求,谈到彩礼,媒婆苗老太叹了口气。
    “大妹子,说实在的,彩礼要两千四也是多了点,你叫我一声老姐姐,也跟你说句实话,我做媒婆这么些年,彩礼钱心里也是有数的,现在人家多的也就两千。那丫头我也知道是个好的,儿女婚嫁还是父母定的,她家里人说的价,谁也驳不了。这事你们想想再定。”外婆讪讪的笑了,拿了红包塞给苗老太,“以后还要麻烦老姐姐,辛苦姐姐跑这一趟了。”
    苗老太拿了红包,欢天喜地的走了。外婆一张脸倒是垮了,拿出针线箩开始纳鞋底。“妈,你也别气,指不定人家也有不得已的事,听说芳子家里也是不好过的,她弟弟也不小了,但是他妈身体不好,还没盖房子,估计是没办法,才抬了彩礼钱。”
    钟玲今天过来看看,毕竟是娘家兄弟要娶媳妇了,也不放心。这回看了陆琴芳只纳鞋底也不说话,就知道她心里不好受了。但是看钟强跟刘芳,就知道两个是要好的,只是不要因这事散了才好。
    “我也知道她家不如意,但是家里新盖了房子,也不宽裕。再看看吧!”虽然刘芳是好的,但是也有别家的丫头,实在不成就另说一门亲吧。
    想起前世的那个舅妈,孙路路心里咯噔一下。“婆婆,听人家说刘芳阿姨会做衣服呢,裁剪的衣服最漂亮了。”孙路路拉了拉妈妈的衣角,“是了,听说是跟镇上的师傅学的缝纫,手巧的很,出手也快,倒是有门手艺的。现在学门手艺,也要不少钱。”钟玲摸摸女儿的头,倒是丫头机灵,不然还真想不起来了。
    陆琴芳也笑了,转了心思,“芳子每次来都抢着刷碗,也不木讷,倒是心思活泛的,小强太老实,两人也能配,八字也好。现在想想也挺好,现在兄弟分家,有手艺的还要给父母千把块钱,这样一想两千四倒是不多的。”
    看着外婆吐了口,孙路路才算是把心放回肚子里了。等到外公回来,外婆把事说了,外公倒是没意见的,彩礼多少无所谓,只要能好好过日子就好。舅舅钟强倒是没意见的,倒是挺开心的,保证以后会努力挣钱。外婆听了倒是庆幸没因为彩礼黄了,看样子儿子对刘芳是上心的。
    第二天就找苗老太来看了日子下定,合了八字,又选了日子。两边都欢欢喜喜的准备婚事了。
    结婚前一天,刘家就把嫁妆拉过来了,满满四拖拉机。三门橱,挂衣橱,组合柜,台箱板箱樟木箱,一张床,书桌,梳妆台,两张桌子,一套椅子,一套长凳,一辆28自行车,一台14寸黑白电视,一台缝纫机,满满当当摆满了院子。门口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众人,纷纷赞刘家女儿的陪妆。家具件件都是漆的锃亮可见的,就是家具已经够好晃眼了,还有电视机和缝纫机,这可是独一无二的了。
    陆琴芳本来还有点疙瘩,看着刘家过来的嫁妆,邻里大妈大婶没不羡慕的,也觉得值了。这嫁妆在镇上可找不着第二家出来,心里欢喜,这刘家倒是会来事的,忙急着招呼刘家来送妆的人。刘家送妆的是刘芳的弟弟刘振国,看着陆琴芳这么热情早红了脸,搓着手,“大娘,这些家具都是家里买了木材我自己做的,要是做的不好,你们见谅。”
    这些家具一看就是好的,看李振国才二十出头的样子,陆琴芳心下一惊,看来这孩子的手艺也是不错的,这些家具更是用心做的。看来这刘家的儿女都是要好的,都是年纪轻轻就有好手艺,长的也不赖。越想越觉得刘家这门亲还真是对了。
    中午家里做了饭,刘家的人吃过饭就回去了。
    下午就有家里要嫁闺女的过来,特来问问这家具是请哪家师傅做的,陆琴芳都说是亲家小舅子做的,年纪虽轻,但是手艺极好的。看了家具,当下就有人要了地址,要去定做家具。
    到了十月那天,舅舅一大早就起床带了人去刘家接新娘。家里院子早在前一天就支起了大锅,请来的厨子带着帮忙的邻里亲戚处理食材。我跟着妈妈在屋里贴上喜字,在被子四角藏好花生红枣和喜糖。完了事,外婆给了我一个红包。
    到了下午,舅舅领着新娘回来了,在众人哄笑中发了糖,外婆忙使人把闹腾的隔开了,领着新人去了二楼。拜了天地,新媳妇给外公外婆敬了茶,拿了红包,就被送进了洞房。
    到了晚上,舅舅在外面给众人敬酒,闹哄哄一院子的人。外婆带着我给新舅妈端了几个清淡的菜,拨了点饭。看着舅妈吃下了,才领着我收拾了出来。话说这刘芳看婆婆给自己送了饭过来,知道是真心对自己好的,心里也欢喜,隐隐期待新的生活。
    送走了宾客,大家都散了,舅舅也早就进了洞房。
    第二天一早,我端着洗脸水去敲新房的门,舅舅舅妈也早醒了,一听敲门就开了门,洗漱了,我把脏水倒出去。又端了汤圆进去给新人吃了,这才出来。这一天,家里摆了酒席,请了家里的长辈,外婆带了舅妈一一叫了,长辈们也一一给了红包,算是见过家里长辈了。
    到了第三天,舅妈一早起来做了早饭,最简单的粥,蒸了几个白馒头,把前几天剩下的菜拿出来热了些。又煮了热水,拌了猪食喂了猪。陆琴芳看着这媳妇倒是来得的,有手艺,做饭做家务也好。钟万民看着不说话,看样子也是满意的。
    吃过饭,外婆就把准备的礼拿出来,又给了两百块钱给刘芳,让再给家里买点什么带回去。“给家里买点什么,我也只是照着礼数买了些,你最知道家里缺什么,回去的时候,在路上买些带回去。”
    刘芳看看钟强,也不接。“妈给你,你就拿着吧,正好也给你爸妈再买点什么。”钟强看着自己小媳妇害羞,呵呵乐了。
    钟强骑了车带着礼物,跟媳妇回门去了。刘芳拿着那两百块钱,想想给爸妈都裁了点布,又去药房给妈妈买了点药。到了娘家,早就围了一屋子的人,就等着回门。还好钟家备的礼也是齐全的,又见自己还买了体己给家里,大家都明白婆家对刘芳咋样了。
    到下午回去的时候,刘母拉住刘芳,把两千四百块钱塞给了她,“你弟弟说什么也不要,他说自己有手艺,能挣着娶老婆的钱。这钱你还是带回去吧。”
    刘芳一看这钱就明白了,当下红了眼眶,知道弟弟这是对自己好。本来爸妈就是想把彩礼的钱留着给弟弟娶媳妇的,妈妈身体不好,家里平时也攒不到什么钱。
    “他不要就算了,到时候你能帮帮他就帮帮他,快回去吧,钟强在外面等了很久了。”
    跟钟强回到家的时候,家里正准备吃饭。吃过饭,刘芳把彩礼钱拿出来,连着早上多的几十块钱就给了婆婆。“这是彩礼钱,我妈又让我带回来了,还是给爸妈拿着吧。”
    钟氏夫妇看了倒是一惊,陆琴芳也没接着,“这钱你就自己拿着吧,本来就是彩礼钱,你爸妈不要,你就留着做体己钱。我们老夫妻也不能跟你们过一世,你们总要自己当家的,再说,留着钱,要用的时候方便。”一家之主钟万民发了话,刘家客气,自己也不能跌了分,再说要是媳妇不说也没人知道这钱不是。
    刘芳看公婆实在不要,就收起来,刷了碗,就跟钟强回了房。
    (注:照作者本地风俗写的,所以没有闹洞房这一出,结婚拜天地喝茶,也只有几个长辈在场的。)
 第十一章 小小初中生
    #求点击#求收藏#求推荐#谢谢大家支持#
    话说九月开学,我蹬了自行车去学校上学,按橱窗的告示找到自己的班级。我是二班的,许云在六班。我找到教室的时候,班里已经有了不少人了,找了个空位坐下。过了大概十几分钟,班主任过来了,是一位年轻的男老师。
    走上讲台,拿起粉笔唰唰唰在黑板上留下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,转过身,掷了粉笔,拍拍手,“大家好,我叫张超,以后的三年里我会陪大家一起度过,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,大家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。”
    随后,张超让大家到外面去排队,按高矮排好就进教室排座位。果然个子矮就是不好啊,我又坐在第一排。跟我坐一起的是个纤细的姑娘,叫施子雅,性子很活泼,叽叽喳喳不停。等到安排好座位,张老师点了名,就让大家休息十分钟,找了几个高大的男生去领书本。
    等班主任一出门,教室里就炸开了锅。“路路,你知道么,我们班主任才毕业一年,去年带的班可好了。高年级的好多女生都喜欢他呢,据说篮球打得好,人品也好呢。”施子雅凑到我耳边八卦。
    看看大家窃笑的样子,估计也是在谈论我们的新班主任了。看来这个新班主任很受欢迎呢!
    等到拿到新书,上午就没什么事了,我就回家了。
    中午到了学校,锁好车,刚要出车棚,许云就从后面奔上来。“路路,路路,你们的班主任是张超啊,他是不是真的很帅啊。”
    “是啊,长的还行!小云啊,你思春了?”
    “呸呸呸,童言无忌!我只是好奇啊,好奇啊,懂不懂啊你!”
    说说闹闹就到了教学楼,进了教室,我拿出英语书看了一遍,还好,没什么生词。合上书,就趴桌上睡会。快到上课的时候,子雅叫醒我,去厕所洗了把脸回来。
    下午第一节就是语文课,张超没带教案进教室,倒是跟我们侃了一节课,告诉我们重在积累,一节课就在他的个人演说中过去了。看着众女生花痴的模样,默默默哀,要不要这么耍酷啊,真是不怕惹烂桃花啊!
    下午上完课,我就回家了。现在我上初中了,周小二他们也不来家里写作业了,我一个人倒是安静。书本早在暑假就看过了,写完作业,我又拿出练习册开始做练习。直到妈妈做好饭来叫我,我才收拾了书本,吃了饭就睡下了。
    爸爸妈妈看我年纪小,就不让我骑那么远车去学校了,早上上班的时候就顺路把我送到学校,中午让我去外婆家吃饭。
    这天,一进教室,施子雅就鬼鬼祟祟的拉着我坐下。“你知道么,五班的英语老师丁晓月在追我们张老师,现在大家都知道了。”原来是女追男啊,五班的英语老师我也见过的,长的很是娇小可人,想想他们俩还是蛮般配的呀!
    “也不知道张老师会不会接受,但是估计是会同意的,男追女隔重山,女追男隔层纱。据说五班的英语老师昨天约我们张老师去吃饭了。”施子雅絮絮叨叨,直到上课才闭了嘴。
    过了一个月,学校组织了月考。老师也没有组织复习,只在考前稍微回顾了一下,也算是摸摸底。我考的还好,英语数学都是满分,只有语文扣了几分,还是班级第一,年级排名第三。倒是许云排名落下了不少,跑到年级五十名之外,英语语文还好,就是数学考得不好,记得是团团转,连连发誓要好好学习。施子雅也考得不好,拿了卷子就愁眉苦脸。这孩子考试也是平时的跳脱性子,也不认真做题,现在倒是认真改错题了。
    老师也没讲新课,评讲了卷子,就留了时间给大家提问,看看有什么地方还不懂的。
    我错的题本来就少,只记了几点老师评讲的要点,施子雅就把我卷子拿过去参考了。
    下午第四节课是自习,大家都在看试卷,改正,查漏补缺。闲着没事,我就开始写日记,说是日记,倒更像是随笔,只是每天随便写些什么,也算是我每天的休息时间,最是放松。。
    “出来一下!”
    吓我一跳,转头一看,可不就是班主任张超,正站在身后,也不知道看了多久。合上日记本,施子雅做着口型,老师在旁边,不好提醒我。我郁闷的跟在他后面出了教室,不知道会不会批评我,到时候我就直接认错,省的到时候慢慢的谈话。
    到了办公室,五班的英语老师丁晓月就迎上来,“张老师找学生谈话啊?”这个老师还是很好看的,皮肤白皙,眉目清秀,身材也是很好,看穿着打扮,家里条件应该也是不错的。
    “恩!”张超笑着点点头。看来传闻中五班的英语老师丁晓月喜欢张超是真的,看这热切的眼神,不过也没大家说的那么如狼似虎吧。看张超的意思,只怕是郎有情妾有意呢。
    张超倒了杯水过来递给我,“坐下吧!”
    我找了个椅子坐了,心里忐忑的很。自习课写日记而已,应该没事的吧,虽然是没干正事,但是也不至于要找我谈话吧,稍微说两句就是了。我眼睛盯着鞋子,也不敢抬头。恩,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。
    “老师,我知道上课写日记是不对的,我只是最近压力太大,这样可以缓解压力。”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蒙混过去!
    沉默,过了许久,张超噗嗤一声笑出来了,看着我的眼里满是笑意。
    “在你眼里老师就是这样的?恩?不准你写日记,每天就应该看课本做练习?”
    不解,疑惑。
    “你写就写吧,没啥事,别想着怎么应付我了!”
    要真是没事,你叫我来干嘛!
    “你的日记写得不错啊,就是太散了啊,没什么中心思想!怎么说呢,就是太过于天马行空了,想到哪写到哪。你现在写的可能是自己玩的,但是这种文风慢慢会影响到你的作文,甚至你以后写什么都会有所影响。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写的不错的。但是注意控制一下自己的思维。”
    我倒没想到,张老师居然是给我提意见的,只见他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