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著阅读 > 华杉讲透论语 > 第十九章  子张第十九 >

第十九章  子张第十九

不进步,就是无德

原文

《子张篇第十九》

子张曰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,祭思敬,丧思哀,其可已矣。”

华杉详解

这一章是记载孔子弟子们的言行。子张说,看人要看他的大节,一个士,大节就四项:见到危难时能挺身而出,不苟全性命;见到利益时能想一想自己该不该拿,不会“拿了再说”;祭祀的时候,思敬以追远;居丧的时候,思哀以慎终。

子张说这四条,都是孔子说过的。大概是孔子去世之后,子张再总结老师的教诲,来教导他的门人吧。

见危致命,就是前面《宪问》篇孔子说的见危授命。见得思义,就是孔子说的见利思义。子曰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
“祭思敬”,孔子说过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祭祀祖先,就好像祖先就在面前一样恭敬,不能认为仪式就是走过场,一定要庄严肃穆,因为你的敬爱在心里。又说:“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”一定要亲自参加,不能让别人替代,说:“麻烦你在爷爷坟前替我烧一炷香,敬一杯酒。”那不行,不管多远,你自己要亲自去。

“丧思哀”。居丧不哀,是大罪。

原文

子张曰:“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”

华杉详解

“执德不弘”,“弘”,是扩大,弘扬。义理得之于心,就是德。“德有诸己,在于能执”,能执行,按那德的要求去做。执德的关键,在于扩充。我已有之德,已经做到的,只是一个进步的基准,在这个基准上,持续进步,不断扩充,这才是执德进步之道。如果只有片善寸长,就自得自满,觉得自己挺不错,那就没有进步机会了。这样的人,也谈不上有什么德,因为修德是一辈子的事。不进步,本身就是无德。

“信道不笃”。道,是理所当然,贵在能信。而信,贵在坚定。信就是信,笃实坚定地信,不要意念纷纭,把持不定,一遇到点事,或看到点利益,就守不住,就放弃原则,那还是不信,那道也会亡去了。

“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”。就是说,执德不弘、信道不笃的人,庸人耳,有他不多,没他不少!

读经典的顺序

原文

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。子张曰:“子夏云何?”对曰:“子夏曰:‘可者与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’”子张曰:“异乎吾所闻: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。我之大贤与,于人何所不容?我之不贤与,人将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”

华杉详解

孔子去世了,他的学生们各自设教,各自带一帮弟子。子夏的教育成就很高,他到魏国西河讲学,连魏文侯也尊他为师,还培养出吴起、李克、李悝、田子方等一众显赫的学生。子张则是“子张之儒”的创始人,被韩非子列为儒门八派之首。《韩非子・显学》:“世之显学,儒、墨也。儒之所至,孔丘也。墨之所至,墨翟也。自孔子之死也,有子张之儒,有子思之儒,有颜氏之儒,有孟氏之儒,有漆雕氏之儒,有仲良氏之儒,有孙氏之儒,有乐正氏之儒。”各人性格不同,思想也有差别,这一段,就记载了子夏和子张对交友之道的不同态度。

子夏的学生去请教子张交往朋友之道。子张反问:“你的老师子夏怎么教你的呢?”回答说:“可以交的就交,不可以交的就拒绝他。”

子张说:“哦!我听说的道理不是这样。君子尊敬贤人,也接纳普通人。鼓励好人,也同情扶助无能的人。如果我是一个大贤,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?如果我自己就没有贤德,按子夏老师的道理,别人就已经先拒绝我了,哪里轮得到我来拒绝别人呢?”

两人说得不一样,或者说相反,但都是老师孔子教的道理。正所谓:“我死之后,你们中一些人,会拿我的一些话,去反对另一些人说的我的另一些话。”

先讲子夏的道理,孔子说过:“无友不如己者。”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,为什么呢,因为对提高我自己没帮助。这句话呀,很难让人接受,所以也有人解释说,不如的意思是不同道,不是比不上,这种强制曲解,是自己发挥了。如果怀疑孔子的意思,孔子的偶像周公,也有一样的话,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周公旦曰:“不如吾者,吾不与处,累我者也。与我齐者,吾不与处,无益我者也。唯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。”这个意思很直白了,朋友是进步之师、良师益友,不是良师和益友,是良师才是益友。

这个道理,初中的时候就困扰我了。我爸爸那时候教训我:“不要和成绩比你差的人裹在一起耍!”我那时候呢,每次都考第二名。每次考第一名的那位同学,他真的是成绩好到没朋友,从来不跟我们玩,还在初中一年级,他就总是一个人散步思考,能沿着公路走出县城十里地去,老师同学都知道他特立独行。我反抗我爸说:“第一名也不跟我玩,我又不跟第三名玩,那谁也不用跟谁玩了!”无友不如己者的逻辑,就是这个结果。所以子张说,我还没拒绝人,人已经拒绝了我,谁跟谁交朋友啊?

不过,我爸爸并没有真正禁止我和成绩比我差的同学一起玩,相反,他对我的小伙伴们好得很。他是不让我和那些不爱学习的、成天鬼混的、偷摸下河游泳的、上山拿弹弓打鸟的同学玩。

孔子的意思,应该跟我爸爸也差不多吧,他还说过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呢!人没有什么绝对的你不如我、我不如你,各有长处而已。

王阳明给弟子们解释过这类问题。有弟子拿先贤大德们说的一些相互矛盾的话来问他。他说,那只是从不同角度说一个事儿,也可能说的不是一个事儿,你自己切己体察,事上琢磨,自己吸收,纠结那“原意”谁对谁错干吗?

子张说的这个“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”。跟人家问的,子夏答的,就不是一个事儿。“君子尊贤而容众”,那“众”,不是你的朋友;“嘉善而矜不能”,那“不能”,也不是你的朋友,是你关心爱护帮助的对象,不等于是你一起切磋进步的好朋友啊!这不是一个事儿!

这是个什么事儿呢,《中庸》里有,讲治国: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,曰:修身也,尊贤也,亲亲也,敬大臣,体群臣也,子庶民也,来百工也,柔远人也,怀诸侯也。”治国大纲有九条,一是修养自己,二是尊崇贤人,三是亲爱亲属,四是敬重大臣,五是体恤百官,六是子爱百姓,七是吸引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移民来我国安居乐业,八是怀柔远方各国人民,九是恩威并重加之于诸侯各国。子张说的“嘉善而矜不能”,在《中庸》里就是“柔远人”的要点:“送往迎来,嘉善而矜不能,所以柔远人也。”嘉奖有才有德的,扶助能力差的,是我们怀柔远方人民的方法,这和讲交友进步之道,确实不是一个事儿。

所以读《论语》,要四书一起读,《大学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中庸》,这是标准次序,都读完了,能联系起来,就能搞明白好多事。还有些朋友喜欢读王阳明,也催我写王阳明。王阳明的《传习录》,主要就是讨论四书的内容,特别是《大学》,所以如果对四书不熟悉,王阳明实际上你是读不了。要想学点儒家,一定把四书原著搞清楚,这是基础。

不退步就是最快的进步

原文

子夏曰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。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

华杉详解

“小道”,朱熹说是农圃医卜之属,杨时说是百家众技。“泥”,是陷到泥沼里,窒塞不通。子夏说,理无处不在,像百工技艺这样的小术,也都有其道,有其可观可取之处。但是这些具体的技艺,就一事一物而用是可以的,要推而极之,以达于天下国家之远,它就窒塞难通了。所以领导者不研究这些具体事。

君子有两层含义,一是有德的君子,二是居上位的领导者。这里主要是指领导者,领导者不用研究具体技术,就像马云不会写软件,钻到写软件的技术里,就不会去看战略、看组织、看经营了。

原文

子夏曰:“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”

华杉详解

子夏这句话,就是孔子说的“学而时习之”和“温故而知新”的意思。

“亡”,是无,日知其所亡,每天都学一点新东西,就是知新。重点在每天,日日不断之功,曾子不是说每日三省吗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第三省就是老师教的知识复习了没有。子夏这里说的呢,你每天都要学习一点新东西,每天晚上想一下,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,这个积累起来,进步很惊人的。

“月无忘其所能”,每个月要复习检查一下,这个月学会的东西,别忘了,这是温故。什么是进步,不退步就是最快的进步。你每学的一点都巩固了,犯过的错不再犯,想颜回那样不二过,那进步就比火箭还快。我们不能进步,主要是因为每天都在退步,学过的又忘了,犯过的错又再犯,所以学而时习之,时时注意检查巩固,每个月总结一下。温故而知新,不是又温故又知新,是不温故,就无以知新。

能养成这样每天日日不断知新、每月复习检查总结巩固的好习惯,那就真是好学了。

有同学,才有学习

原文

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

华杉详解

这句话,是学习的切身体会,什么是学习?学习,不是好高骛远,不是追新逐异“学新东西”,而是不断地反复学习自己每天在做的事。笃近,是学习的关键精神。

“博学而笃志”,关键在笃志,要广泛地学习,但是要笃实于自己的志向。学习第一是立志,有志向,才有学习的目标方向和范围边界,否则,学海无涯苦作舟,啥作舟也是无涯,无边无际,你到底要学啥?得有个选择,每学一点东西,都要有一个落实处,知行合一,《中庸》说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”,一定是最后落到笃行上,用上了,做到了,这才算学到了。所以学什么=做什么,就是服务于自己的志向。否则,就成了追新逐异,道听而途说,学一些口耳之学,夸夸其谈,务求人知,不是真学习。

“切问而近思”。“切”,是切己体察,是关切义理;“近”,是别想得太远,就放自己日用常行,手上正在做的事上去琢磨。这样的学习,才是真学习,才是有效的学习。

苏东坡说:“博学而志不笃,则大而无成;泛问远思,则劳而无功。”今天我们各种学习的毛病也挺多的,学习没有目标,没有笃志笃行,就是一种“知识焦虑症”,老觉得不学习不行啊,也不知道学啥,学点哲学吧!这没有志向的学哲学,他必不肯踏踏实实学正学、实学,一定是听谁讲得新鲜,谁讲的没听过,有“新东西”,就趋之若鹜,学的那些新奇说法,哪一条切问、近思、笃志、笃行了呢?一个字也没有,只是用于和朋友夸夸其谈,这就是口耳之学,务求人知,伪学也!

原文

子夏曰:“百工居肆以成其事,君子学以致其道。”

华杉详解

“肆”,朱熹注解说,是官府造作之处,就是工坊。刘宝楠说,就是市肆之肆,是市场。在那工坊市集,百物俱集,工具在那儿,商品在那儿,原材料在那儿,配件在那儿,同行在那儿,上下游产业链在那儿,顾客在那儿,什么东西好,什么东西不好,有什么新技术、新信息、新时尚,顾客关注什么,喜欢什么,不关注什么,不喜欢什么,所有资源和信息都在那儿,所以工匠在市肆里,就能成事。如果自己跑一个偏僻的地方待着,天大本事,也成不了事。

君子学习呢,也一样,一定要有同学,有同道,《国语》说:“士群萃而州处,少而习焉,其心安焉,不见异物而迁。”君子学以致其道,清儒赵佑说,这里的“学”,不是学习,是学校,百工要居于市肆,君子要去学校。有同学,才有学习。学习,不要一个人关在家里十年寒窗,要到学校去,否则,没人跟你切磋,没人跟你明辨,没人和你一起琢磨,学不成!

原文

子夏曰:“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

华杉详解

小人有过,他一定会为自己辩护掩饰。朱熹说:“小人惮于改过,而不惮于自欺。故必文以重其过。”明明错了,又要辩护掩饰,那就错上加错。

这毛病啊,咱们人人都有,人家一批评,马上就反击,就是怕有过,怕改过,但不怕自欺欺人。而且别人还说不过你,所谓“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”,那是司马迁说商纣王的,隋炀帝杨广也是,都是聪明绝顶、文武双全的人,但是不能认错,不能改过,就成了亡国之君。

所以要改这毛病,先把脸皮练厚,不怕有过,有过就认,不文过饰非。

诚信是成事之本

原文

子夏曰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

华杉详解

这是讲君子的气质风度,有三种变化,开始时你看他,神色庄重俨然,好像不可接近。等你真跟他接近呢,又感受到他其实非常温和,平易近人,好像怎么着都行。当他说出话来,“厉”,朱熹说,是“辞之确”,说话非常准确到位,辞严义正,是非清晰,原则明确,一点委曲迁就的余地都没有,说话有水平,有力量,很厉害!

程颐说,一般人望之俨然,即之就不温,唯有孔子两者皆全。

谢良佐说,这三个变化,不是有意做出来的,而是自然而然,并行不悖,就像美玉一样,温润而坚实。

原文

子夏曰:“君子信而后劳其民;未信,则以为厉己也。信而后谏;未信,则以为谤己也。”

华杉详解

这里的“厉”,解为“病”,折磨,折腾。子夏说,君子无论是使唤下级,还是事奉上级,都要先取得信任。如果你还没有取得人民的信任,就去使唤劳役他们,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折磨他们,折腾人。如果你还没有取得上级信任,就去进谏,上级会认为你是在诽谤他。

那如何取得信任呢,张居正说,靠“积诚”,“君子欲有为于天下,非积诚以感动之,未有能济者也”。因为无论你做什么,大家都认为你是为自己,你别有用心,有个人目的。如何让大家信任你呢,只有靠你平时的、长期的表现,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,人人都知道你,一心为大家好。

如果你要劳民动众,一定是你平时对大家至诚恻怛(dá),大家都相信,知道你要让干的,一定是非干不可的,为大家好的,所以都踊跃行动。

如果你要规劝上级,你的话肯定是他不爱听的,如果你平时忠心耿耿,至诚恳切,上级已经知道你的一份心了,你说出一番批评的话来,他自然信任而且重视,能虚心听纳。

要成事,先积诚,诚信是成事的资本,积诚全是平日的功夫。《中庸》说至诚无息,就是一点也没有停息,任何时候,对任何人,都是至诚待之,至诚无息,无息则博厚,厚德载物;无息则悠远,永续经营;无息则高明,比谁都厉害,活在他人想象之外。

原文

子夏曰:“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

华杉详解

“闲”,是栏杆,拦住不让出入的。子夏说,人在重大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,作风上的小节有点出入是可以的。

子夏说这话,后面的人不知道怎么解了。吴棫(yù)说:“此章之言,不可无弊,学者详之。”这一章不是孔子的话,是弟子们的话,不一定都对,读者自己注意。

张居正讲解说,如果不先在大是大非上站稳,而去纠结一些小节,是不行的。但是,如果小节不注意,最终大的也会出问题。子夏这个话,用来看别人是可以的,宽以待人嘛,用来要求自己可不行,必须严以律己!

这个,自己把握吧!张居正的“小节”,出入也不小。

学习之事无本末之分

原文

子游曰:“子夏之门人小子,当洒扫应对进退,则可矣,抑末也。本之则无,如之何?”子夏闻之曰:“噫!言游过矣!君子之道,孰先传焉?孰后倦焉?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君子之道,焉可诬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”

华杉详解

子游说,子夏的门人小子们,让他们做些洒水扫地、言语应对、趋走进退之事,还是可以的,但这都是些细枝末节,没有抓住根本,这怎么行?

子夏听说后回应说,子游这话啊,错了!君子之道,哪些是先来传给人的?哪些是放在后面,厌倦了就不教了?人就像那田圃里的草木一样,有不同的品种、不同的习性,五谷果蔬分区栽种,对人也是因材施教。如果你不看学生的基础,不加区别,不管他造诣之浅深、功夫之生熟,尽拣那高深的,要传他所谓大道,说了他听不懂,教了他学不会,“诬也”,那不是欺罔他吗?能够按照浅深次序,一步步来,从头到尾,有始有终,让学生大小浅深都学通的,大概只有圣人吧!

洒扫应对,古人是小学时时学的,朱熹写的《大学章句序》:“人生八岁,则自王公以下,至于庶人之子弟,皆入小学,而教之以洒扫、应对、进退之节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之学。及其十有五年,则自天子之元子、众子,以至公、卿、大夫、元士之适子,与凡民之俊秀,接入大学,而教之以穷理、正心、修己、治人之道。此又学校之教,大小节之所分也。”八岁上小学,学洒扫、应对、进退,礼乐射御书数六艺。十五岁上大学,学穷理正心,修己治人。

程颐讲解了五条:

1.君子教人有序,先教小的近的,再教大的远的。不是先教近小,不教远大。

2.洒扫应对,便是形而上者,是道,因为义理是不分大小的。

3.圣人之道,没有精粗之分,从洒扫应对,到精义入神,贯通只是一理。虽洒扫应对,只看所以然如何。

4.凡物有本末,但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。洒扫应对是其然,必有所以然。

5.从洒扫应对上,便可到圣人事。

朱熹总结说,程颐老师的第一条,说的是子夏此章的本意。后面四条呢,都是讲精粗本末,表面有区别,道理却是一样的。学者应该循序渐进,不可厌末而求本。并不是说末就是本,但学其末,本便在其中。

这个问题啊,我体会很深,也有一番话说。因为我在公司,就在重新教大家练习洒扫应对之事。怎么教呢,请了日本顾问老师,导入丰田5S管理,哪5S?就是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和素养,这基础5S,基本都是洒扫之事,开始时,很多同事不理解。干脆,全公司带去日本学一个星期,去看了,就都理解了。其中有意思的是,凑巧看了一个叫东海神荣的电子公司,遇到金融危机,营业收入腰斩,最后靠搞清洁卫生走出困境的传奇故事。先看看我们的游学记录吧:

2015年11月11日下午,华与华日本经营管理研修团来到东海神荣电子公司。这是一家与之前参观的丰田截然不同的工厂,规模不大,人数约240人,以生产配线基板为主。他们以“优秀的企业人,优秀的社会人,优秀的家庭人”为目标,是一家以“清扫”作为经营的基本活动而闻名的企业。曾经通过“清扫”改变公司的命运,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中复活,更提出“清扫改变日本”,影响全国几十万人,吸引各国企业精英前来学习。

他们的社长田中義人亲自迎接我们,并进行关于经营理念的讲座。他说到,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,东海神荣曾经被经济危机几乎拖垮,当时销售额突然减半,公司濒临倒闭。这时田中先生到处寻求解决办法,结识了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,这位企业家告诉田中先生,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亲自打扫公司厕所,连续三十年。田中先生很疑惑,但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姑且一试,但是不能立马在公司实行,于是到住家附近的小神社,从扫厕所开始。那时神社是小朋友们游戏的地方,破乱脏旧,他每天花30分钟清扫厕所及院子的垃圾。半年后,到那里玩的人不再乱丢垃圾,也有人给斑驳的栏杆重新刷漆,神社开始翻新修建。这一切,都是因他扫厕所而有了改变。

于是他决定将“清扫”的观念带入公司,要求每个员工早上7:30—8:00彻底清扫公司和机械设备,然后再开始工作。当清扫工作成为员工的信条后,公司的设备都保持在最佳状态,原本一台6年就要折旧的机器,到现在已经使用了25年,依然光洁如新,运转良好。省下的钱用来购买新的机器,而且良品率不断提高,获得了新的订单,从而恢复盈利,成为成功案例,吸引各国企业争相观摩。

为什么“清扫”能带来这么大变化?田中先生总结了关于“清扫”的精髓:

1.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

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,而改变思考和行为,所以通过“清扫”,能创造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,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对细节的关注,从而让企业获得重生。

2.清扫不仅仅改变环境,而且具有从根本上革新组织的力量

首先,一定是公司领导率先垂范,带头做清扫,这样才能了解现场情况,发现现场的问题,同时增进与员工的交流。第二,一定是日日不断,日日改善。田中先生在公司的清扫活动,已经做了25年,而且是每天都在做。第三,一定是全员参加,让清扫成为每个员工的信条。

3.清扫可以避免重大事故

通过清扫,走进现场,了解现场的问题和隐患,可以防患于未然,避免重大事故,减少损失。而减少的损失就是利润,可以投入到生产的研发中去,从而获得技术提升的重大改善。

4.清扫让公司得到成长

人不是消耗品,是最重要的资源,员工就是家人,清扫让员工和设备发挥最大的活力。新增的利润用来让员工更加幸福,让员工得到成长,公司才有可能发展,带着这样的目标去赚取利润,让公司和员工的利益保持一致。

讲座结束后,我发表了总结演说:

我们来日本学习,实际上是向我们的祖先学习,因为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思想,传到了日本,但我们自己这一百年来断掉了,所以来到日本重新学回去。王阳明有句话叫作“圣人几千年来传下来的那一点点真骨血”,这点“骨血”,儒家思想在日本和西方的现代文明结合,产生了今天的日本文明,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来之前,我听说日本有个公司,靠“清扫”带来了革新,我也觉得这是个神话,但是今天来,我全听懂了。

1.只有一把手率先垂范,才能成功

首先我想起一件事,中国有个学校的校长,认为学生就应该自己打扫卫生,为什么还需要清洁工呢?他宣布,从明天开始不要清洁工了,同学们要自己打扫。但是学生们从来没打扫过,就罢课,老师也不支持,校长就失败了。校长为什么失败?因为校长没有自己带头做!如果校长像田中老师一样,自己带头打扫厕所三个月,他就一定不会失败。这就是儒家思想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无论要做多大的事,都是从修身开始。所以田中老师说,清扫改变日本!实际上我们现在需要“清扫改变中国”,中国街上现在这么脏乱差,谁的责任?每个人都想到是“我”的责任。这是我们学到的第一点。

2.一切“学习”都在现场

为什么清扫能带来变革?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切答案都在现场,所以解决问题要到现场去。而大扫除,日日清扫,一个现场就变成一百个现场,每个人都熟悉现场的每一个角落,日日琢磨,就能发现问题,就能找到办法。清扫达到每个角落,思考就达到每个角落。

3.自己清净了,心情愉快。心情愉快,就有创造力。

4.我们总嫌公司集体活动不够,说一年组织一次集体旅游吧?一个季度搞一次郊游吧?搞一次拓展训练吧?而清扫就是每天的集体活动,每天都在拓展,团队时时刻刻都在磨合,都在配合,公司的士气和战斗力完全不一样!

5.公司氛围活跃化,创造力就迸发了。每天一到公司就一起做清洁,不会死气沉沉。

6.最终创造出自己独自的世界,活在他人想象之外!

7.行动才能带来改变

我注意到一个细节,田中老师当听到有企业家对他说,你清扫吧,清扫就可以带来改变,田中老师将信将疑,但是他去做了。所以我们学任何一个东西,首先就是行动。因为你的行动会带动其他人,会带动所有人,激发的能量是不可想象的,一定要发生什么。中国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,是先拿出一个态度,做出一些行动,让大家行动起来,让大家在行动的过程中去发现、去推进。过去经常讲顶层设计这个词,而今年是发动群众的创新精神,要允许先行先试,要“发动”大家去行动,所以行动才能带来改变。

学习,比舍本逐末更大的毛病,是舍末逐本。本在末的里头,不在末的另一头。看不起末,永远得不到本。得到了本,发现它都是末。往深了说,你一旦把修身学习之事分了本末,你就已经“末”了。

中国还有一个思想,我比较讨厌的,叫作“道、学、术”,意思是道是最高的,学次之,术,就等而下之了。说这话的人,一般没什么道。道都很简单,圣人之道,简易明白,缺的都是术。得道之人,都不关注道,大门口就是大道,路在脚下,往前走就是。高人关注的都是术,啥都有,就是技术水平还达不到,创意有了,手艺达不到,做不出来。反之,凡是瞧不起术的,都是无道之人,那叫神神叨叨。

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能干点什么伟大的事,就搞清洁卫生吧!你看看,中国每一个地方,城乡各地,家家户户,都急需搞清洁卫生!

仁者是平易近人的

原文

子夏曰:“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”

华杉详解

“优”,是有余力的意思。子夏说,当官任事有余力,则继续学习。学习有余力,就可以去做官。

按逻辑,先学习,才有能力出去做事。做事之余,要继续学习,应该“学而优则仕”放前面才对。但子夏先说“仕而优则学”,想来是要强调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吧!

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终身学习,因为学校学的东西,现在做事用得上的还有多少呢?只有很小的一部分。大量的东西都需要继续学习。终身学习,首先是在事上学,学习每天手上做的事。另外,也要特别注意系统地学,要学哪一门,就要从哪一门的基础知识、经典著作开始,有系统的时间计划去学。不是用零碎的时间,零碎地接受信息刺激,如果只是听听讲座,逛逛论坛,刷刷手机屏,那都是道听而途说,反而把自己搞乱了。

原文

子游曰:“丧致乎哀而止。”

华杉详解

子游说,亲人去世,居丧行礼,抒发哀伤之情,尽哀伤之礼,就够了。不要哀恸过度,以至于毁身灭性,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。

子游这话,似乎是有所针对。有的人,鼓励孝顺节烈,若有父母去世,似乎越是痛不欲生,越是自毁自残,就越是孝顺。子游就说,止乎哀而已,每个人都会去世,难道活着的人都要跟着他去吗?

后世鼓吹的节烈,都不是孔子的思想了。孔子思想的核心,他自己与曾子对话时说过,吾道一以贯之,就是忠恕之道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如果父母去世,你自己不愿意“哀毁不成人形”,就不要鼓吹那是孝顺。配偶去世,如果你自己不愿意终身不嫁不娶,就不要立贞节牌坊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。

原文

子游曰:“吾友张也,为难能也,然而未仁。”

曾子曰:“堂堂乎张也,难与并为仁矣。”

华杉详解

子游说,我的朋友子张啊,他也算是难能可贵,人所难能的了,但是啊,他还达不到仁的境界!

曾子也说,子张啊,威仪堂堂,高攀不起啊,你没法跟他一起进步仁德啊!

两位同学的话,把子张给定性了。《列子・仲尼篇》说子张:“师之庄,贤于丘也。”又说:“师能庄不能同。”就说这子张威仪风度,比老师还相貌堂堂,但是,不能跟大家接近,整不到一块儿,所以他和同学们关系都不好,总有距离。

刘宝楠《论语正义》说,弟子群居,修德讲学,都是为了仁德。但仁者必须忠信笃敬,能够照顾后进,关心下人,能跟大家亲近,大家都能接受,才可以一起走向仁德。如果容貌威仪过于庄盛,别人都接近不了,那就是自爱自恋,别人没法跟你一块儿了,那怎么仁呢?

一句话,仁者是平易近人,不是清高自诩。

千难万难,“无我”最难

原文

曾子曰:“吾闻诸夫子,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亲丧乎。”

华杉详解

朱熹注:“致,尽其极也,盖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。”

曾子讲,我听老师说,人的真实性情,总是掩藏起来,待人接物之时,总要克制自己,照顾场面。什么时候真情流露,不加克制,竭尽其极呢,只有到了父母之丧的时候吧!

人之性情,不能自尽其极,很多时候,也不应该自尽其极。但总有一些时候,你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感情,那就是父母之丧的时候吧。孔子有此感叹,曾子记之,也是于此时发现人心之良,执其善端,推而广之。

原文

曾子曰:“吾闻诸夫子:孟庄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,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,是难能也。”

华杉详解

孟庄子,是鲁国大夫仲孙叔,他的父亲献子,是鲁国著名贤臣国相。曾子说,我听老师讲过孟庄子的孝行。生事尽礼,死事尽哀,这个,别人也做得到。但是,他继任之后,不改变父亲任用的僚属,也不改变父亲的政策,这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了。

俗话说,一朝天子一朝臣,新主继位,总是要提出自己的主张,用自己的人,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。多数情况下,父亲安排下的顾命大臣,关系很快疏远甚至决裂了。像孟庄子这样,能继续留任父亲的老臣,继续父亲的政策,是很少见的。在前面《学而》篇里,孔子曾说: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孟庄子,就是榜样吧。这种孝,不仅继承父亲的遗志,而且听从父亲的遗民,使用父亲的老臣,发扬父亲的政策,实现父亲的政绩,功名荣誉,都归了父亲。

千难万难,“无我”最难。前任的方针再好,因为不是“我的”,我就不要。我们在追悼会上,经常听到说“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”,大多是空话,能真正继承遗志,或者致这悼词时,真有心继承遗志的,很少。孟庄子有个好爸爸,爸爸的政策和政治安排,一切都好,他就照单全收。其孝之“难能也”,难在“无我”,不要自己的光荣与梦想,以一份诚孝之心,做父亲的忠实执行者。

若是父亲的安排不好,孔子也不会要你三年无改父之道。比如大禹的父亲鲧,治水失败,被舜处罚流放,死了。禹继承父亲的职责,但他马上要改弦易辙,不能用父亲的失败方法,孔子能说他不孝吗?

象征永远胜过事实,符号总会掩盖人物

原文

孟氏使阳肤为士师。问于曾子。曾子曰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”

华杉详解

“阳肤”,是曾子的弟子。“士师”,是掌刑狱之官,相当于法官吧。

孟氏任命阳肤做法官。阳肤来请教曾子,老师,我该注意些什么呢?

曾子说:刑狱的设立,是为了防民之奸。在上位的,做出表率,他却不听从;反复教导他,他也不听,一定要作奸犯科,没办法,那就只能用刑狱来处罚他,这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今天呢,在上位的人,德教不修,不足以为人民之表率。政策法律呢,又没有章法,或无法可依,或有法不依,或选择性执法。人民不知道什么能干、什么不能干。所以呢,社会就乱了,人心也散了,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来了,一不小心就犯法了。这种情况啊,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
你去做法官,抓坏人,抓住了,审讯得了实情,他确实有罪,该判刑,也判他刑。但是,你心里要知道同情他,保持恻隐之心。不要以为自己明察秋毫,还扬扬得意。有这份同情心,就是今天做法官的要点吧!

曾子这一番话呀,震古烁今!真是仁者之言。这是典型的中国价值观,不光是对刑狱,对战争有同样的观念,老子《道德经》说:

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为上。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夫乐杀人者,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。杀人之众,以悲哀莅之;战胜,以丧礼处之。

什么意思呢,就是说战场杀敌,打了胜仗,敌军尸横遍野,这时候,一定不是庆祝的时候,而是同情的时候,胜军之将,对那敌军死者,一定有一番恻隐之心。杀你们,是我不得已。但死这么多人,是哀痛之事,即使战胜了,也要按凶丧的礼仪来处理。《三国演义》里面,诸葛亮火烧藤甲兵,他就觉得惨恻,杀人太多,要折自己的阳寿。

原文

子贡曰:“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”

华杉详解

子贡说,纣王之恶,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。所以君子憎恨被处于下流,一旦你被说成那个最恶的恶人,天下所有的恶事都归到你身上了!

列子也说过:“天下之美,归之于舜、禹、周、孔;天下之恶,归之于桀、纣。”好人好事全归了舜帝、大禹、周公、孔子,他们是圣人。坏人坏事全在桀纣身上。这些人是什么人呢?我把他们称为“超级符号人物”,或者叫“原型人物”。原型人物,不是历史学概念,是神话学概念,他们不是历史原型人物,是神话原型人物。

一个民族的历史,差不多就是民族的神话,神话就有原型,越是远古的历史人物,就越具有神话原型的特征。他们的事迹、事实就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其象征,是价值观。尧舜禹汤、周公孔孟,就是圣人的原型,善的超级符号人物;桀纣呢,就是暴君的原型,恶的超级符号人物。

塑造原型,塑造超级符号人物,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教化的需要,把人物“提纯”,提纯成纯善或纯恶,把善恶集中到超级符号人物上,能提高教学的效率。这些原型符号人物,就成了“教具”。

这些半人半神的人物,有一种宗教性质的特征,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,为大家创造共同价值观的联系。尧舜禹汤有没有那么好,桀纣是不是真坏到那个程度,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们认为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。

所以子贡说,千万不要成为坏典型,一旦你成了坏典型,你没干过的坏事也会堆到你身上,那是一定的,就因为大家图个方便。

你也没什么好冤的,历史从来就是这样写的。为什么说要灭其国,先灭其史,因为历史就是一国人民之间的精神纽带,把一国的史灭了,就割断了一国的精神纽带,就可以用新的纽带来重新联系。所以历史学家说,历史是活的,历史会变,写史的人变了,价值观变了,历史就变了。

象征永远胜过事实,符号总会掩盖人物。

君子不辩诬

“君子不辩诬。”被冤枉了,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,有法律责任的,也不辩,随他去。人一辈子总得犯千八百回错,其中有一回是被冤枉的,这重要吗?被冤枉一回就跳起来,好像自己是圣人似的,有什么意义?更何况“圣人守则”上写的是“不辩”,不回应。

原文

子贡曰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: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

华杉详解

子贡说,君子的过失,就像日食、月食一样,他犯错的时候,所有人都看见了。他改正错误的时候,所有人都仰望着。

前面子夏说了:“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小人犯了错,一定想方设法掩饰。君子呢,一是自己不掩饰自己的过错,也掩饰不了,因为你是大家关注的中心,像太阳月亮一样高高挂在天上,缺了一块,你怎么掩饰啊?一点点的,大家都看见你错了,一点点的,大家又都仰望着你改了,日食月食结束之后,一点也不损害日月的光辉。因为君子之心,如日月一样,本来是光明的,犯了错,不是他的本心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就算是圣贤,最多也就颜回那样“不贰过”——同样的错不犯第二次——也不可能从来不犯错。错了就认,就改,没人会因此否定你。但是,如果错而不改,甚至错而不认,要“文”,要掩饰,要辩解,那就是小人了。

所以,不要怕犯错,也不要紧张别人发现了你的错,那不过是证明你还是个人。而如果你一犯错,所有人都能看见,能指出来,那你就是高高在上的太阳、月亮了。

古人还有一句话:“君子不辩诬。”被冤枉了,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,有法律责任的,也不辩,随他去。人一辈子总得犯千八百回错,其中有一回是被冤枉的,这重要吗?被冤枉一回就跳起来,好像自己是圣人似的,有什么意义?更何况“圣人守则”上写的是“不辩”,不回应。

如果你担心大家因此认为你是“坏人”了,那恭喜你,大家对你的要求自动调低了,你做人没那么累了。

是什么人,靠做什么事,靠你对社会有什么用,对大家有什么贡献,不靠“公关形象”,危机公关,是小人的思维。

“君子之过,如日月之食。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

学习,是一种拼图游戏

原文

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:“仲尼焉学?”子贡曰:“文武之道,未坠于地,在人。贤者识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夫子焉不学?而亦何常师之有?”

华杉详解

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:“你的老师对于天下事理,无论大小,无不周知,如此博大精深,他的学问从哪里学来的啊?”

这个问题,我们现在也常有,看一个高人,学问太大!懂得太多!真不知道他在哪儿学来的!我怎么就没学到呢?跟我透露透露在哪儿有得学,学费多少?我也去学学啊!

子贡回答说:“文王武王之道,并没有掉地里不见了,全都还在人间,只是散落了,成了碎片。有贤德出众的人,识见宏远,能记得一些大的纲领。那不贤的平常的人呢,识见浅近,但他却记得一些小的末节。不管识见大小,根本纲领还是细枝末节,其中都有文武之道,无处不在。夫子的学问呢,就是到处访求,就像舜听到一句有益的话,就能豁然开朗,打开一个新世界;颜回呢,能闻一知十;夫子也是一样,处处留心,无论遇到什么,都是学习,文武大道,随时就在眼前!为何一定要有固定的师承呢?”

子贡此言,把学习的本质讲透了!学习,是一种拼图游戏,是一种心理学现象,一种“孕妇效应”。处处留心皆学问,搜尽奇峰打草稿。三人同行有我师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心事浩茫连广宇,于无声处听惊雷。无时无刻不是学问,无人无物不是我师。举一反三切己体察,闻一知十知行合一。你心里有一个理念,有一个主线,有纲有目,有一张吸取知识的大网,所谓你遇到的信息,都会往你这张网上撞,全部一网打尽!这就是拼图游戏,你能把所有的碎片拼起来;这就是孕妇效应,所谓孕妇效应,就是你平时没注意有多少人怀孕,但是当你怀孕了,或者你太太怀孕了,你一上街,就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!你的眼睛自动把她们筛查出来了。当你要学习某一样学问,比如要学习文武之道,你就会豁然开了天眼,发现文武百官、贩夫走卒身上,全是文武之道!时时留心,处处访求,你就能把文武之道全拼接完整!别说在孔子的时代能拼接出来,在今天的时代,我们照样能拼接出来。

正所谓生活中并不缺少诗,只是你有没有一双发现诗的眼睛。

宗师的产品一是思想、二是弟子

原文

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:“子贡贤于仲尼。”子服景伯以告子贡。子贡曰:“譬之宫墙,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”

华杉详解

叔孙武叔、子服景伯,都是鲁国大夫。仞,是七尺。夫子,第一个夫子是指孔子,第二个夫子是指叔孙武叔。

在朝堂上,叔孙武叔对众大夫们说:“子贡之贤,超过孔子。”子服景伯把这个话告诉了子贡。子贡说:“人要见到道,深入其中,才可以讨论评价。叔孙武叔呢,他是站在外面看。就好像我是一片宫殿,我师父也是一片宫殿。叔孙武叔站在外面看。我这宫殿呢,宫墙比较矮,因为我的造诣不深,识见有限,就只有那么高嘛,差不多到人肩膀那么高,所以他一眼就能看见里面,觉得屋舍精美,一器一物都不错,他也就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!

“但是我师父呢,道德尊崇,仰之弥高,他的宫墙,有数仞之高。如果不得其门而入,站在外面看,只看见那墙,里面宗庙气象之美,百官威仪之富,都看不见。

“所以啊,夫子之道,深广难窥如此!站在外面看的人,觉得不过是些至理名言,道德教诲,心灵鸡汤,能进得圣门,看见圣道之美富者,几人能哉!叔孙武叔这样说,也不足为怪。”

子贡之言啊,又本质了!学习的本质,你要进去学,不是站在外面看。就像我们学《论语》,也要进去学,不是站在外面看。进去学和外面看有什么区别呢?区别首先在于态度。

站在外面看的人是什么态度呢,以今人学《论语》为例,首先是口耳之学的态度,入之于耳,出之于口,道听而途说,徒事讲说,我要学点“国学”,让别人认为自己有学问,但他其实并不是真正相信那学问,要践行那学问。这些人说起孔子,尊敬得很,但不过是夸夸其谈,带有一种不自觉的表演性质。

还有一种人,是居高临下的态度,有胜心的态度,今人学《论语》,自以为现代人就一定胜过古人,两千多年的老古董,看看他说些啥。这样的人很多,还写了很多书,市面上都是,你看他书中评论孔子,或评论朱熹的注解,都是言语轻佻,居高临下,臧否评判,那感觉到不是在墙外,倒像是站在墙头上,对里面指指戳戳。

进里面学的人,就大不一样,首先是敬字当头,用钱穆的话说,不认为现代人就一定比古人强,对民族的历史,对祖先的智慧,有一种温情和敬意,小心翼翼地走到里面去,一字一句地仔细体会,切己体察,事上琢磨,知行合一,能体会到两千五百年前颜渊之叹,深有共鸣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,夫子循循然诱人。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,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尔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!”

所以这学习啊,分为站在外面看,和进到里面学。如果是站在外面看,你就不要学了,那是口耳之学,道听而途说,浪费时间。你愿意进到哪个里面,你就去学哪个。否则,你就算表现得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儒道释引力波全懂,那门里面的人一看就知道,你根本没入门,哪个门也没入,不过是夸夸其谈,以惑下愚。如果我们还趋之若鹜地去听这种“老师”讲课,不过就是做一回“下愚”罢了。

再说说叔孙武叔为什么认为子贡贤于仲尼,这还真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,鲁国政坛,颇有一些人这么看。为什么呢,因为子贡实在是有本事,政治经济外交,和自己做生意办企业,他都成功,是孔门弟子中的大富豪。今天我们说儒商,他就是儒商的始祖。他的外交才能,还是后世苏秦张仪之流那种纵横捭阖的本事,能凭三寸不烂之舌,把各国君主玩得团团转,以服务于鲁国的利益。这些本事,都不是孔子有的,也不是孔子研究的领域。

所以子贡的本事,确实是一目了然,人人都看得见。孔子之道,就不是大家能理解的了。认为子贡比老师厉害,是一种普遍的看法。但是,别人不明白,子贡自己心里明白,自己这点雕虫小技,哪能跟老师比!别人越是说他比老师强,他越是严肃认真地告诉对方自己连老师一根毛都比不上。他这样的成功人士,都对老师毕恭毕敬,别人也就不敢不敬老师了。所以子贡对传播夫子之道,是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的。

一代宗师的诞生,一定得有几个了不起的徒弟。什么叫宗师呢?宗师的产品有两个,一是思想,二是徒弟。就像耶稣,他年纪轻轻就死了,如果没有徒弟们,他如何能成为耶稣,又如何能有基督教呢?孔子也一样,如果没有徒弟们,《论语》这本书都不会有。

不服高人有罪

原文

叔孙武叔毁仲尼。子贡曰:“无以为也!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逾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。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

华杉详解

叔孙武叔诋毁孔子。子贡训斥他说:“你的诋毁是没有用的。孔子之圣,非他人可比,你是诋毁不了的。其他的贤者,虽然也异于常人,但造诣还不够高,就像丘陵一样,在平地上看着虽高,还是能登上去,跨越他,就算山外有山,一山更比一山高,但只要他是山,总还是能登上去的。孔子就不同了,孔子之道,冠绝群伦,高视千古,就如那日月一般,与天地同运,万物都在他的照耀下,谁能逾越?

“纵有那不肖之人,要自弃于圣人之教,甚至对圣人放肆毁谤,又哪里伤得了圣人的道高德厚呢?就像你毁谤日月,能减一分日月的光辉吗?你自绝于日月,只是自不量力罢了。”

叔孙武叔是三桓之一,鲁国权贵,三个“常委”之一,子贡火力全开,训他一点也不留情面,说他自绝于日月,那比今天说谁自绝于人民还严重。子贡文治武功,在鲁国也是安邦定国的超级名士,威望崇高,话语权很大的。人可以说他不服孔子,但没人敢说他不服子贡。用“立德立功立言”三不朽来说,孔子是立德立言,而子贡对鲁国有很大的立功。一般人对立功都没有异议,但德和言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。所以叔孙武叔敢非议孔子,子贡训他,他却不敢不服。

俗话说,不服高人有罪,子贡指出了这罪,罪在自绝于日月,自绝于光明,自绝于进步。而人性的弱点,在于有胜心。你们要说某某是高人,我偏不服他,以为就显得我厉害了。

来之、富之、教之,能做到这三样,就拥有了领导力

假如你是一位领导者,是老板,是总经理,或者是部门经理,是小组长,你能不能让你的部下因你而得立,三十而立的立,让大家都能立起来?你能不能领导大家前进,你说往哪走,大家就往哪儿冲;而且让你团队之外的人,都想加入你,都想来跟着你干?

原文

陈子禽谓子贡曰:“子为恭也?仲尼岂贤于子乎?”子贡曰:“君子一言以为知,一言以为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!夫子之不可及也,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谓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绥之斯来,动之斯和。其生也荣,其死也哀。如之何其可及也?”

华杉详解

陈子禽,也是孔门弟子,师兄弟中比较年轻的,他问子贡:“师兄您是恭让师父吧?别看叔孙武叔他们那么说,我也觉得师父真的不如您!”

子贡训斥他说:“兄弟啊!小心说话暴露智商!君子听人一句话,就知道那人是明白人;听人一句话,就知道那人是糊涂人;所以你说话要注意!

“师父之不可超越,就像那苍天,没有天梯给你往上爬!

“师父一生,没有得到封国封邑,所以大家没有看到他的事功。师父如果得一国一邑而治,我告诉你那会是什么景象:

“立之斯立,是能立人,民无信不立的立,己欲立而立人的立。师父若能立国,便能立天下之人。

“道之斯行,引导百姓,百姓就会跟着走!道之,道之以德;己欲达而达人,走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。

“绥之斯来,绥,是安,安其民而远者闻风而来。这是近悦远来之意,天下之人都想移民去他的邦国。

“动之斯和,要动员役使人民,投身公共建设,而能鼓舞作兴之,悦以使民,民忘其劳,高高兴兴,和睦奔赴去干!

“其生也荣,其死也哀。他活着的时候,人民都以他为骄傲,为他而自豪,与有荣焉,觉得能在他的领导下,自己也光荣!他死的时候,天地同悲,万民齐哀!

“师父这样的人,是可以赶得上的吗?”

子贡一番话,太精彩!太精辟了!真是让人对孔子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!”。我们一起来向往一下吧:

假如你是一位领导者,是老板,是总经理,或者是部门经理,是小组长,你能不能让你的部下因你而得立,三十而立的立,让大家都能立起来?你能不能领导大家前进,你说往哪走,大家就往哪儿冲;而且让你团队之外的人,都想加入你,都想来跟着你干?所谓来之、富之、教之,近悦远来,你能让人人都想来,来了你能让他们立,让他们富,还能教导他们成人成仁?当需要做一些公共事业,不是每个人业务范围的,没有提成的,大家也不会往后躲,你一声号召,就人人兴高采烈,相互协作地去干?人人都觉得,能跟着你,就是一种光荣!

这种领导力,我们可以用来要求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