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妇产科那点事儿,都是女人的事儿,似乎并不高深,大概其的疾病名称即使是普通老百姓,估计也知道个十之八九,例如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,都是成年女性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,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,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女宝宝也可能患卵巢囊肿。
我在好大夫在线网站开通自己的个人主页7年有余,从网络咨询的回复、电话咨询的接听,到科普文章的写作都是亲力亲为,网站的总浏览量已超千万,为全国各地包括海外患者6000余人义务解答各类妇产科问题。
作为一个除了看病别无所长的妇产科大夫,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,帮助别人的同时,也督促自己学习,不断汲取新的知识。那一年,连续出现了几个类似的病例,都是准妈妈在怀孕6?7个月的时候,在常规的B 超检查中发现胎儿卵巢上有囊肿。当地医生建议引产,而肚子里的孩子已有胎动,是一条活泼泼的小命,母亲实在舍不得,于是向我求助。
当时,不论使用百度、雅虎等各种搜索引擎,还是翻遍中国的妇产科教科书,包括几本砖头厚的经典妇产科书籍,都没有找到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指导意见。问同行,也说没有什么经验,要查文献才知道。
说实话,医生并不是被问到什么,都能立马回答出来的。国内搞了一辈子产前诊断的孙教授,可谓学富五车,临床经验比谁都多,但她每次去看门诊,都要带上一本《遗传诊断学》。病人拿来的基因诊断报告五花八门,她随时从屁股底下抽出书来,现场翻看比对,再提供意见。即使这样,仍有很多问题没法现场给出答案,这时候她总是记下问题,打发病人先回去,自己去图书馆查文献,再约病人回来,给予答复。
什么都知道的医生不是没有,一种是绝世高人,这样的人少;另一种是满嘴跑火车的人,这样的人多。医学知识浩若烟海,每个人都知之甚少,所谓博学,又有几人能够,不如退一步,凡事怀敬畏之心,手握证据再说话,不知道就说不知道,否则伤人害己,耽误病人,迟早要以不光彩的方式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。
晚上,我把女儿哄睡后,悄悄从她温暖的小身体旁溜走,在Pubmed上检索医学文献。总的来说,国外报道的病例数量也不多,大致意见是可以继续观察,并非必须引产。我的心里仍然没数,想起自己以前参与翻译过的一本《青少年妇产科学》,翻出仔细研读,最终找到答案,书中记述如下:在孕期例行的超声检查中,胎儿卵巢囊肿的发生率在30%?70%,然而真实情况很难确切掌握。发病原因不清楚,最大可能是来自母亲和胎儿的促性腺激素的双重影响,如果孕母合并先兆子痫、糖尿病、羊水过多,则胎儿发生囊肿的概率增加。一般来说,单纯性囊肿在产前或者产后均可自然消失,处理策略以观察为主。如果囊肿超过6厘米,为防产时破裂或者胎儿腹部过大造成难产,建议剖宫产终止妊娠,小的囊肿可以经阴道自然分娩。胎儿卵巢囊肿通常在产后4个月自然消失,母亲不用过分担心,但要定期随诊宝宝的情况,如果囊肿不消失,或者进行性增大,可能需要医疗干预。
陆陆续续,不断有病人咨询,也不断有病人进行反馈。的确,绝大多数胎儿的卵巢囊肿都在快出生或者出生后半年之内消失,我愈加有信心了。这期间,我收到这样一封感谢信:张大夫,因为遇到您我才有了现在幸福的感觉。怀孕的时候查出胎儿卵巢囊肿,我很害怕,这里的医生没见过,让我引产,因为实在舍不得已经有了胎动的宝宝,我咨询了您,您很细心很耐心地回答了我N多语无伦次的问题,听完您的解释,我决定把孩子生下来。现在宝宝很健康,我给她取名“瑞羽”,“瑞”是我的名字,也取祥瑞的意思,“羽”是让她永远记住张羽医生,是她的恩人,也是我们全家的贵人,也希望孩子长大以后,能成为给别人带来希望的人。
那一刻,因为终日难见阳光,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就上班,晚上太阳落山后才下班,终日混在手术室,十几年如一日,导致的我一张白净无斑略带蜡黄的“协和脸”上,满是灿烂和幸福的傻乐。
其实,最终要感谢的还是她的父母,通过和医生的交流,勇敢地留下她。这期间,他们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,孩子出生前,妈妈把每一次检查的进展和变化都通过网站告诉我。当然,更多时候,是表述焦虑和担忧,实际上,她更想从我这里听到百分之百的确切答案,例如“宝宝生下来一定没问题”。作为医生,我永远不能做百分之百的保证,必须走一步看一步,可以无条件地提供心理支持,客观上却必须告知可能发生的一切不良后果,抉择的最终权利永远在孩子父母那里。
孩子妈妈在信中说:张医生,你是渡我们一家人的船。
其实,病人何尝不是在渡医生呢?所谓同舟共济嘛。
当医生的,在这种时刻给出引产的建议,似乎永远都不会犯错,不会招惹上官司,更落不着埋怨,毕竟是一个“有问题”的孩子,病人多会觉得自己倒霉,或者怨上天不公,默默承担一切。而通过查找资料,阅读文献,提出可以严密观察,不要盲目引产的医生,实际上是承担巨大压力的,然而面对生命,面对良心,以及在协和多年所受的医学和人文教育,一个合格的医生是没有选择的,应该有所担当。
面对一个生命的去留,母亲在两难之时,几乎不会有十全十美的对策和百分之百确切的答案,人的一生所追求的,毕竟只能是无怨无悔,生活是这样无常,要拿出一点愿赌服输的精神,才能怀揣所得和希望,义无反顾地往前走。
作为医生,除了精进业务,更应有所担当,正如康德所说:有两样东西,我们愈经常和持久地加以思索,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的景仰和敬畏,它们是,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