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澳门山顶医院做顾问医生的时候,遇到这样一个病例。
本澳居民佳慧,嫁给了广东小伙,前往夫家所在地生活,婚后生了一个女孩,一家人过着平凡幸福波澜不惊的小日子。
一次身体检查,佳慧在家附近的一家诊所被查出重度宫颈糜烂,接着就被哄骗做了LEEP刀。治疗倒是蛮顺利,上床几分钟后,她听到耳边的机器蚊子一般的滋滋作响,伴随着一阵焦糊味,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,就下了床,拿了药,直接回了家。复查的时候,医生说现在的宫颈好光滑,好靓啊,恭喜你。
佳慧听了很开心,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。一年后,她再次怀孕,谁知刚刚怀到24周的时候,有一天吃完中饭,她站起来一伸懒腰,下身就流出好多清水,像小便又不是小便,总之自己没法控制。
慌张的爱人赶紧把她送到附近的妇幼保健院,医生说这是羊水破了,孩子太小,属于先兆晚期流产,没有抢救价值。很快,她开始一阵接一阵的肚子痛,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,一个已经成型的男胎流产了。
医生动员对胎儿进行尸检,除外是否胎儿内部存在复杂或者严重畸形导致流产。佳慧夫妇忍着巨大的悲恸,狠了狠心,接受了医生的建议。结果并没有发现胎儿有什么畸形,流产应该和胎儿的关系不大。
流产后一个半月,佳慧恢复了月经,月经干净后,她回医院复查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蛮有经验,拿8号的扩宫棒轻轻一探,就通过了她的宫颈内口,诊断宫颈机能不全,也叫宫颈内口松弛症。
正常女性的宫颈内口在平时是紧紧关闭的,即使最简单的人工流产,医生都要从4号扩宫棒开始,循序渐进地每次增大半号,才能将宫颈一点一点地扩张到7号半,这时才能进行刮宫。
8号扩宫棒轻松就能通过宫颈内口,说明内口松弛了,这是晚期流产(也称大月份流产)的常见原因之一。
宫颈是子宫下方最森严的守卫,是紧扎的麻袋口,如果麻袋口松了,自然无法托盛有着相当重量的胎儿和羊水囊。结果,宫颈先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无痛性缩短和扩张,之后,胎囊从松弛的宫颈口外突进入阴道,因为局部压力极度不均衡,发生破水,破水后羊膜腔内压力骤减,诱发宫缩甚至胎盘局部剥离,最终导致胎儿流产。
宫颈机能不全的原因一般可分为后天性与先天性两大类。前一类与反复人流、诊刮、清宫等宫腔操作史、大月份引产、多产等因素相关。先天性宫颈机能不全,指的是女孩子在娘胎里,宫颈就没有发育良好,构成宫颈的胶原纤维少,胶原平滑肌的比率低,致使宫颈把守子宫、托盛宫内妊娠物的能力降低,这类孕妇的流产,往往在第一胎就有发生,如果不加治疗,将反复在同一月份发生流产。
佳慧曾经顺利生产一个女儿,没有流产、引产和反复扩宫、刮宫的病史,再加上她近期做过宫颈LEEP手术,宫颈内口松弛最大的可能就是后天性的宫颈损伤造成的。医生告诉佳慧,下次怀孕,要在怀孕16~20周之间到医院进行宫颈环扎术。
内口一旦松弛,医生治病的方式无非就是重新扎紧。医学并没有太多高深莫测的东西,和工匠修理器皿差不多是同样道理,既然麻袋口松了,医生就用一条布带子样的特殊缝线,对宫颈内口进行缝合,不让羊膜囊漏下去,不让胎儿流出去,这就是宫颈环扎术。
半年后,佳慧又怀孕了。这次她特别小心,辞了工作,回到澳门父母身边,安心养胎,16周的时候,医院给她进行了宫颈环扎术。可是修补缝扎后的宫颈,始终不如上帝造人时候给予的那般天然精妙,也不是借助一根缝线,就能帮助所有宫颈机能不全的病人安然保胎到足月的。
佳慧这次坚持到6个多月,也就是25周,还是发生了破水。虽然一直头低脚高位躺在床上,屁股底下还垫了枕头,防止羊水继续外溢,医生也用了最强的保胎药,但佳慧还是发生子宫收缩,一阵接一阵地肚子疼,眼看流产难以避免。
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北京,几乎不会有太多争议,绝大多数家庭都会主动放弃治疗,医生在法律和伦理上也不犯错误。因为在国内妇产科学界,28周之后才进入围产期,此后出生的胎儿才叫早产儿,在传统意义上才被认为有抢救价值。
抢救早产儿有两个必要条件,一是家属能够承受巨大的医疗花费,二是医院必须具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(NICU),二者缺一不可。
即使技术和金钱都满足,医生也无法保证所有孩子最终都能成活,这些早产儿长大以后,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(体重<1500g的早产儿)和超低出生体重儿(体重<1000g的早产儿)的将来,也并非一片阳光。
28周之前出生的孩子,一律属于晚期流产,除非家属有意愿和特别要求,医生才会根据自己医院儿科的医疗条件考虑抢救。因为胎儿太小,抢救花费巨大,可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,医生又不能保证孩子一定能够存活,并且存活之后还有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问题摆在家长面前。实际上,只在极其偶尔的情况下,极其个别的家庭才会抢救孩子,例如胎儿实在宝贵,父母都已高龄,这个孩子可能是他们做父母最后的机会,而且这些家庭还必须经济实力雄厚。
在真实的临床工作中,医生经常遭遇这样的尴尬场景。孕妇刚刚6个月、7个月或者8个月,总之是各种阶段的不足月,一旦出现破水或者肚子疼等分娩先兆,定是情况紧急,医患双方都跳着脚的上火。医生一边要做各种医疗预案,进行各种医疗处理,另一边,还得和家属谈话签字,告知各种利弊风险,要父母做出决定,孩子一旦落地,到底要不要进行抢救。父母一边要担心孩子过早出生可能伴随的各种体能智力问题,另一边,他们还必须在短时间内接受道德、亲情、伦理甚至金钱等各方面的拷问,抢救孩子,可能一生的积蓄都打了水漂,孩子还没活下来,不抢救,实在是亲生骨肉,难以割舍。
甚至有的时候是,有钱,孩子就活,没钱,孩子就死。父母不由分说就自作主张孕育了孩子,同时也百分百掌握着孩子的生杀大权。医生除了治病救人,还要知道每一种治疗和检查的费用,时刻掌握病人背后的经济情况,每天在金钱和生命之间权衡利弊,指引病人进行各种无奈的选择。
而在澳门特别行政区,法律是明令禁止堕胎的。 24周之前的胎儿,除非有致死性畸形,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层层审批,才允许医生进行引产; 24周以上的胎儿,一律定义为“有生机儿”,不能引产,一旦出生,必须进行积极抢救。
而且只要是本澳居民,不论流产、早产还是足月产,总之和怀孕有关的一切医疗救助,不论是母亲还是新生儿的花费,全都由政府埋单。
虽然说人的后天努力很重要,但照这样看来,投胎更重要,降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和地域,确实是一门技术活。佳慧初中毕业,没有什么文化,夫妻俩没什么大本事,更没挣到什么大钱,但是她出生在澳门,具有永久居留身份。她的孩子虽然出生后只有700克,按照法律规定,新生儿科医生直接到产房参与抢救,气管插管后,孩子进入暖箱,直送NICU。期间,医生护士24小时精心护理,一直到出生后4个月,小家伙长到了4斤多重,有能力自己喘气了,有力气自己喝奶了,儿科医生才把他交给佳慧。出院当天,政府还有医疗车免费护送一家三口回家,娘俩连吃带住带看病,一分钱不用花。
弱小的生命没有因为金钱问题而被放弃救助,这是人道主义光芒的绽放,可这并不能避免另外一种悲剧的发生。现在,佳慧的孩子已经2岁,不会说话,也不会走路,脾气暴躁,情绪失常,急了就只会大声吼叫,是个脑瘫儿,虽然一直在进行康复训练,但是没有太大改观。
因为一个不算病的“宫颈糜烂”,佳慧被哄骗着做了LEEP刀,好好的宫颈被割去一块肉,导致宫颈内口松弛,结果怀不住孩子。第一个胎儿发生流产的时间太早,还没有机会抢救,就离开了人世,对于一个普通女性来说,堪称人生的巨大打击,但是时间总会治愈一切,只要够坚强,阴影总会过去。
佳慧被LEEP之后的第二胎,受益于医疗制度的进步,没花一分钱,700克的超低体重早产儿竟然被救活了。可是,又因为医疗的太多不可预知性,医疗的不完美特质,最终留给她的,是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脑瘫孩子,虽然会有政府的救助和社工的帮扶,但是负担和阴影,可能跟随她一辈子。
一个普通女性,在两种医疗制度和医疗环境中游走,受了一方利欲熏心的险恶欺骗,得了一方人道主义的伟大救助,确是阴差阳错,注定一生辛苦。